芊芊学网

网站首页 首页 > 高考励志 > 正文

陕西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专升本专业在哪个校区?

2024-06-03 09:28 高考励志 来源:

陕西理工大学专升本在哪个校区

基本都在陕西理工大学本校区就读。

陕西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专升本专业在哪个校区?陕西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专升本专业在哪个校区?


个别联合培养的专升本专业在联合培养院校就读。陕西理工大学增设联合招生办学点三个: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理工大学,理科专业机械类专业比较好,文科专业中,对外汉语不错,每年对外考研很不错,最近还有考吉林大学等211、985高校的。尤其是中文系师资力量也很不错,很多老师不仅出身好,讲得也好。

陕西理工大学,简称“陕理工”,始建于1958年,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汉中,是一所涵盖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的多科性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也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58年,汉中大学成立,1978年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1965年,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在汉中设立,1978年北大分校撤离后,在原址建立陕西工学院;2001年,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南北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36.1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68.49万平方米;设有15个学院和1个教学实验实训中心,开设61个本科专业;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专任教师1275人,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

陕西理工大学地址

陕西理工大学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东一环路1号

1958年5月,陕西省委决定筹建汉中师范专科学校。5月28日,筹委会正式成立,开始着手选定汉中文庙为校址开始筹建工作。同年11月4日,陕西省委员会决定:将汉中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汉中大学。建校之初,学校设立中文、数学、生物农业三个专业。

1959年,汉中大学迁到汉中农校原址办公。1961年,汉中大学撤销了医疗系、农学系。1966年学校停招,1972年学校宣布停办。

1975年,经陕西省教育局、汉中市教育局、陕西师范大学协商,决定成立陕西师范大学汉中分校,占陕西师范大学户头,由汉中地区革委会具体,面向汉中、安康两地区招生。同年10月正式开始上课。

陕西理工学院什么时候改名为陕西理工大学

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改名为陕西理工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陕理工”,始建于1958年,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汉中,是一所涵盖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的多科性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也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58年,汉中大学成立,1978年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1965年,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在汉中设立,1978年北大分校撤离后,在原址建立陕西工学院;2001年,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

学校建设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南北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36.1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68.49万平方米;设有15个学院和1个教学实验实训中心,开设61个本科专业;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专任教师1280人,全日制在校生2.3万余人。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8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3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23人,二、教授18人。柔性引进院士5人(其中双聘院士3人)、“杰青”1人、“优青”1人。入选陕西省省级人才项目20余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陕西理工大学是几本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是一本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简称陕理工),坐落于陕西省汉中市,是一所涵盖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的多科性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也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校训为“明德、砺志、博学、笃行”。

学校前身为汉中大学和陕西工学院。1975年,汉中大学更名为陕西师范大学汉中分校。1978年,在陕西师范大学汉中分校原址恢复汉中大学并改名为汉中师范学院。陕西工学院是在原北京大学汉中分校旧址基础上筹备组建的一所工科高校。2001年,汉中师范学院、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

截至2022年,陕西理工大学位列2022软科大学排名第371名;位列2022年ABC大学排行榜第358名。

陕西理工大学文化传统:

明德砺志博学笃行的八字校训引经据典、寓意深远,既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科学内涵,又准确表达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八个字、四组词彼此联系、互为因果,体现了学校“多学科门类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专业学科发展定位,凸现了学校“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基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把陕西理工大学建成综合实力强、学科专业结构合理、质量效益好、优势特色鲜明、省内外知名的多科性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体现了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加强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办学宗旨,突出了“扎根秦巴、服务基层”的办学特色。

陕西理工大学地址在哪里,哪个城市,哪个区?

根据息显示, 陕西 理工 大学各校区地址如下:

南校区: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东一环路1号

北校区: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褒城镇

学校简介

陕西理工大学坐落在世界特色魅力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城市——汉中,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1958年,为解决陕南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急需人才,汉中大学成立,1978年更名为汉中 师范 学院;1965年,适应三线建设战略需要, 北京 大学汉中分校在汉中设立,1978年北大分校撤离后,在原址建立陕西工学院;2001年,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2019年,学校在陕西省内实现一批次本科招生。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入实施 学科 建设工程。生物学为“国内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拥有 语言 文学、生物学、机械工程等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省级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现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物理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4个 专业 建设点,经济学、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等14个省级 本科专业 建设点,2个 特色专业 ,1个和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专业。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重视国际学术与文化交流。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和地区的20余所高校建立并保持合作与交流关系,积极拓展与“”沿线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常年聘请外籍专家及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任教、讲学,促进了学校的学术交流与对外融合。

陕西理工学院是几本啊?说具体点好吗?

陕西理工学院是二本院校,现已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坐落在世界特色魅力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城市——汉中,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1958年,为解决陕南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急需人才,汉中大学成立,1978年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

1965年,适应三线建设战略需要,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在汉中设立,1978年北大分校撤离后,在原址建立陕西工学院;2001年,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

陕西理工学院学科建设情况。

陕西理工学院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物理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专业建设点,经济学、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等14个省级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特色专业,1个和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

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专业,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学院,10个省级教学团队,12名省级教学名师,1个和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以上内容参考

陕西理工大学有几个校区

一、陕西理工大学有几个校区 陕西理工大学有2个校区,分别为南校区和北校区,南校区地址为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朝阳路陕西理工大学南区、北校区地址为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陕西理工大学北区。

二、陕西理工大学简介

陕西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市,汉中北倚秦岭、南屏巴山,汉水横贯其间。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湿润,宜学宜居,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学校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具有60年办学历史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也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是汉中周边陕甘川鄂渝毗邻地区一所具有硕士授予权的高校。先后经历了汉中大学、汉中师范学院与 北京大学 汉中分校、陕西工学院等发展阶段。2001年,汉中师范学院和陕西工学院合并为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3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68万平方米。现设有17个学院和2个教学实验实训中心。设有65个本科专业。拥有语言文学、机械工程、生物学、化学、主义理论、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特色学科),1个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全国人文科学普及基地、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校哲学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基地、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拥有26个省级研究中心和服务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1亿元。学校馆藏图书223.53万册。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3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89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6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59人,其中教授125人。现有双聘院士3人,高端外国专家1人,特聘教授2人(双聘),“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14人;学校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宝钢教师奖获得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青年科技新星等荣誉称号获得者40余人。全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万人。

建校以来,陕西理工大学始终坚持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和从严治教,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凝练办学指导思想,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形成了“扎根秦巴,艰苦创业,服务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办学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现拥有2个特色专业,1个和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专业,15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在线课程,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省级教学团队,8名省级教学名师,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学院,10个省级专业(其中3个建设项目,7个培育项目),1个和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校60年来,学校累计为培养了10余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部门或地区的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和管理人才,受到各界的广泛好评。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始终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坚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蓬勃发展,建成了学科门类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在学科建设中,学校不断凝炼学科方向、整合学科队伍、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交叉融合,逐渐形成了以秦巴山区自然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为特色的理学学科群、以工业应用技术开发研究为特色的工学学科群、以汉水流域文化史及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为特色的人文科学学科群及其研究方向,建成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及研究与服务平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十二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科研项目13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49项,发表学术论文10015篇,其中被SCI等四大索引收录1053篇,出版著作和教材603部,获得授权专利2335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70项;获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个。《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科学版)》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科技论文在线期刊”。

近年来,学校以“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为抓手,大力引进“”和高端外国专家等高水平人才,积极聘请院士、教育部“”等知名专家、教授为学校双聘教授,同时启动“千万工程”,大力引进和培养博士,不断提升人才队伍水平。


免责声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