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学网

网站首页 首页 > 高中学习 > 正文

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比赛视频)

2024-06-03 09:31 高中学习 来源:

本文目录一览:

狂徒,王濛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

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比赛视频)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比赛视频)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2022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进行。选手韩雨桐出战A组决赛,韩雨桐最终获得第7名,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1

时间2月16日晚21:15,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一枚诞生。在女子1500米A组决赛中,最终韩国选手崔敏静获得了,意大利老将方塔娜获得银牌,荷兰选手舒尔廷获得铜牌。选手韩雨桐以2分19秒07获得第7名。

韩雨桐

比赛进程

在一天三枪的比赛中,韩雨桐先是在1/4决赛中凭借稳定的战术安排和出色的执行与发挥以小组第三名进入半决赛;而在半决赛中,她凭借队友张雨婷在前程消耗多名选手体力,在后程发力以小组第二名顺利晋级决赛。在决赛中,她位列第2道,而她的竞争对手有两位韩国选手崔敏静、李有彬,两位荷兰选手舒尔廷、贝尔塞伯,比利时选手德梅和意大利老将方塔娜,可以说韩雨桐压力不小。

比赛开始,韩雨桐在出发阶段位于第二名,且紧紧跟在崔敏静后面,然而在还有10圈时,韩雨桐效仿了B组决赛中日本选手菊池纯礼的战术拉开其他选手半圈距离,试图打乱其他选手节奏,随后崔敏静与舒尔廷纷纷追赶上来,韩雨桐依旧处于第二位。

进入四圈,韩雨桐依然位于第二位,方塔娜和舒尔廷纷纷发起进攻,韩雨桐落到第四位,但是在两圈,她的体力并不足以支撑她完成冲刺,获得了第七名。韩国选手崔敏静获得,方塔娜与舒尔廷几乎同时过线,经过高速确定后,最终方塔娜以0.003秒的优势获得银牌,舒尔廷获得铜牌。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2

时间2月16日晚间,2022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进行。选手韩雨桐出战A组决赛,韩雨桐最终获得第7名,韩国运动员崔敏静夺得,意大利运动员方塔纳和荷兰运动员舒尔廷分获银、铜牌。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队以2金1银1铜收官!

女子1500米A组决赛战况

短道速滑队本届冬奥会的夺牌项目分别是:2000米混合接力、男子1000米金、银牌、女子3000米接力铜牌。

此次女子1500米比赛,队派出韩雨桐、张楚桐、张雨婷三名选手出战。在半决赛中,韩雨桐发挥神勇只身闯入A组决赛,张楚桐和张雨婷无缘进入决赛。

韩雨桐在半决赛中发挥出色

A组决赛中,韩雨桐与崔敏静、舒尔廷、李有彬、方塔纳等名将展开角逐。崔敏静最终以2:17.81的`成绩夺得,方塔纳以2:17.862的成绩夺得银牌,舒尔廷以2:17.865的成绩摘得铜牌。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3

2月16日,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迎来收官日。在一项女子1500米决赛中,韩国选手崔敏静以2分17秒81夺冠,队选手韩雨桐在比赛中一度领滑,但后程体力下降,排名第7,无缘奖牌。意大利的方塔纳和荷兰的舒尔廷分获银牌、铜牌,选手未能打破中韩选手对这个项目的垄断。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之后5届冬奥会,中韩选手包揽了这个项目的。2002年盐湖城、2006年都灵冬奥会,韩国选手陈善有、高基玄分别摘下该项。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选手周洋两次摘得女子1500米。2018年平昌冬奥会,主场作战的韩国选手崔敏静揽下该项,她也保持着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

今晚的女子1500米比赛,队3名选手张雨婷、韩雨桐、张楚桐联袂出战。1/4决赛,张雨婷便跟卫冕冠军崔敏静同分在第1组,张楚桐则跟已拿下两金的荷兰名将舒尔廷同组。最终,张雨婷、韩雨桐和张楚桐均有惊无险晋级半决赛。

半决赛中,张楚桐、张雨婷相继被淘汰。第3组的韩雨桐则以小组第2晋级决赛,崔敏静在半决赛中以打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跻身决赛。

最终,崔敏静在决赛中强势夺冠,方塔纳和舒尔廷分获银牌、铜牌。

这四人组成的队,也被大家认为是短道速滑有史以来最强阵容。索契冬奥会,王濛不幸受伤遗憾缺席,而周洋则击败沈石溪,卫冕女子1500米冠军,成为历史人。如今,两位短道女皇时隔8年再度相约,且在赛场再次并肩作战,是否让你内心感慨万千

1992年,8岁的王濛在一次立定跳远中,取得2.05米的好成绩,这一数据远远超出同龄的男孩和女孩。

8年后,16岁的她在全国九运会的短道速滑1500米决赛中,荣获第三名,摘得铜牌。也因此,她被更多的专业人士看到,得以调至队。

入队两年,王濛次参加世界青年锦标赛,荣获了女子500米冠军,成为位世锦赛冠军。之后,属于她的“濛时代”徐徐展开。短道速滑赛场上的一代传奇,就这样闯入公众视野。

1984年7月9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的煤矿工人王春江家又添了个女儿,他们给她取名王濛。

王濛打小就一头短发,爱和男孩儿们玩在一起,枪剑、棍棒等玩具,陪伴着她走过童年。这些喜好,全都来自父亲的支持。王春江喜欢儿子,家里却只有两个女儿,因此,他把对儿子的期盼,悉数寄托在小女儿王濛身上。

他叫她“老儿子”,纵容王濛玩男孩钟爱的 娱乐 项目,反倒对大女儿买布娃娃的行为,表现出冷淡的神情。在父亲的宠爱下,王濛无忧无虑地成长。

小时候,王濛淘气,时常在课堂上坐不住。通常是前半节课在听讲,后半节课就在位子上自己玩自己的。尽管不爱学习,她的成绩也依然较为优异,这成为她一直津津乐道的一件往事。

王濛活跃、好动,曾因沉迷《少林寺》而喜欢上武术,家里人打算将她送去少林寺习武,后来因学费高昂而不得不作罢。

那些年,《西游记》也成为王濛看的其中一部剧,她对孙悟空能够上天入地的高强本领心生向往,为了模仿剧中人物,小王濛把家中电视机上的天线撅掉,当作金箍棒拿在手里把玩。

老电视机上的天线可以伸缩,她将它藏在袖口,用力一甩,就仿佛变出一根金箍棒来。那一刻,王濛便得以化身除恶扬善的孙行者。

类似的乐趣,填满了她的孩提时代。

有一次家里盖房子,王濛便和工匠们凑热闹,和水泥、上房顶,玩得不亦乐乎。多年后的采访中,王春江将女儿当时的行为戏称作“上房揭瓦”,甚至还要去原住址指认一下“作案现场”。

幼时的王濛顽皮、执拗,即使玩纸枪炮炸破了手,也改不了她贪玩的属性,“看都看不住,一转眼没了,出去了。”王春江说。

直到8岁那年,一次跳远,冥冥中成为这个女孩结缘 体育 的一个开端。

业余体校教练马庆忠看到王濛的跳远成绩后,笃定她是可塑之才,先后两次登门拜访王濛父母,试图说服他们让女儿进体校。

王春江夫妇却有自己的打算,他们早就为王濛做好了人生规划。像大多数父母那样,他们希望她认真读书,接下来考初中、读高中、上大学,将来再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童年时的王濛

而小王濛,却让父母的落了空。三个月的时间里,她每天放学后偷偷跑去体校,跟着教练上冰。尽管没有任何基础,她仍旧比其他孩子做得好。

那是她次体验到滑冰的快乐,日后王濛形容当时的感触,“像只小燕儿,飞起来的感觉太好了。”她享受这种自由自在的状态。

看着眼前这个拥有运动天赋的女孩对滑冰有热情,马庆忠再次去到王濛家里劝说。“三顾茅庐”后,他终于如愿收下这个学生。

此时的王濛,刚刚长到10岁。没有人知道,若干年后的她,将会成长为获奖无数的世界冠军。也没有人知道,她会凭借除专业能力之外的鲜明个性,一次次火出圈……

王濛(中)

在成为“大魔王”的路上,过早被看好的王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正式学滑冰后,需要克服的问题接踵而至。当时的体校住宿环境,床是由几块木板临时搭建而成的,屋里冰冷潮湿,没多久,王濛和其他伙伴们的身上就起了湿疹。

上冰训练的条件也不尽人意。冰场在室外,白天一旦出太阳,会导致冰面融化,为了在结实的冰面上练习,他们通常要等到凌晨一两点钟浇冰后,才开始穿冰鞋上战场。

最初练习时,王濛脚小,找不到合适的冰鞋,经常会把脚磨破流血。但她从不叫苦,只要能上冰,就永远是一副畅快的模样。

等到年纪渐长,身体逐渐发育开来,王濛的体重蹭蹭窜了起来。过高的体重,使得她逐渐丧失滑冰的优势,连最初看重她的教练都叹了气。

不服输的王濛在妈管理下,正视自己的窘境。她努力减肥,除了每天风雨无阻地坚持跑一万米外,只吃一小碗饭,饿了就啃黄瓜充饥。

一年多之后,瘦身成功的王濛得以重新归队。

命运的次转折,就发生在此事之后。16岁那年,她因参加一场 体育 赛事,被队选中,从此开始了“濛主”传奇的开挂式人生。

王濛到底有多厉害?

她七次打破女子500米世界纪录,蝉联世界比赛冠军长达五年;

在两届冬奥会上,队共获得7枚,她一人独占4金;

2008年的大赛中,王濛成为短道速滑女选手滑进43秒的人;

此外,她还拥有51个世界冠军头衔……

美国名将阿波罗曾说,短道比赛不可控因素太多,对胜负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但“有一个项目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就是女子500米,(冠军)肯定是王濛的”。

温哥华冬奥会上,王濛500米夺冠后,开始发烧,甚至到了需要吸氧的程度,此时她也正处于生理期,教练建议她退赛,王濛却坚持上场。最终,她凭借强大的意志力一举拿下1000米的,以及3000米接力赛的冠军。

就像队员们给她起的那个外号,“王大拿”,意思是,只要有王濛在,就能拿冠军回来。

不过王濛也有沮丧的时候,有时因被判犯规,她会气冲冲地跟裁判员对峙,尽管最终的结果不会改变,她依然要让对方知道,“下次再给王濛判罚,可判可不判时,要好好想一想。”

为杜绝赛场上与别国队员因碰撞推挤而被判犯规的现象,王濛曾暗暗发过一次誓,她要让所有的队员都跟不上自己,“让你们连我的影都看不见,看你怎么判我。”王濛在一次采访中说。

很多时候,她都做到了这一点。尤其是在她最擅长的500米速滑比赛中,王濛通常会以碾压式的实力甩出其他人很远,最终伴着解说员激动的口吻,毫无悬念地滑过终点线。

王濛自信、直爽、叛逆,也霸气,她永远抱持着“我不要第二,就要冠军”的信念。

这种自信源于实力,她总是毫不谦虚地宣称自己“在500米速滑比赛中无对手”。因此很多时候,赛场上的王濛,看起来格外放松。让她出圈的“背手滑”“大爷遛弯儿式”场面,频频出现在多次比赛的视频中。

2013年短道速滑世锦赛女子1500米预赛上,所有对手都在奋力冲刺,只有王濛背着手,跟在后面“遛弯儿”。

只剩下四圈时,其他人开始拼命加速,王濛依旧不紧不慢地滑。当解说员“恨铁不成钢”般地加快解说语速时,王濛始终保持着我行我素的姿态。

直到的两圈,大魔王才真正发力。她在一瞬间超越了所有对手,滑行到了位,而这一过程中,王濛全程背着手,连摆臂的动作都没有。直到滑过终点线,都是一副轻松自然的状态。

美国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曾评论道:王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超越任何选手,是世界上的短道速滑运动员。

而面对媒体“为什么喜欢背手滑”的提问时,王濛却以一贯的幽默口吻回答说,“你得装啊。就是滑不动,这手也不能拿下来。”东北人的直言豪爽可见一斑。

然而这样一位顶着无数光环的大魔王,也有被制服的时候,那个人就是李琰,也是后来与她情同母女的恩师。

2006年,40岁的李琰被聘请回国担任短道速滑队总教练,此前,她曾是队运动员,退役后在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等地担任短道速滑教练。

直言直语的王濛遇到雷厉风行的李琰。一个是21岁,年轻气盛的世界冠军;一个是人到中年,执教多国速滑队的专业教练。

王濛 李琰

本质上,她们是性格相似的一类人。同样美誉满身,同样不轻易服输。因此,自打相识,两人的关系就是从敌对状态开始的。

李琰的到来,使得原本负责王濛的教练回到了地方队,这是个让她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加上自国外归来,李琰在训练方式和训练力度上都有所创新,使得王濛感到不适应。

另一个让她讨厌的小细节是,王濛无法忍受李琰在说话时夹杂英文。种种矛盾,让缺乏沟通的两个人逐渐疏离,甚至暗中积下怨愤。

2007年,长春亚冬会短道速滑500米决赛现场,王濛冲线夺冠后未与一旁的教练李琰击掌。女子1500米决赛后,最被看好的大魔王只摘得了铜牌。当媒体的镜头对准王濛时,她有些气地说:“教练没有给我制定任何战术,只问过我一句话‘你知道怎么比吧’,所以我会自己申请回地方队,队的训练不适合我。”

这段赛后发言充满了味,有媒体以“炮轰”教练为题,将师生二人的关系写进。话题沸沸扬扬见报,王濛很快就因当时的言论受到禁赛3个月的处罚,李琰也被要求反思。

有了这段经历,两个人都试图多沟通、了解对方。等到再次面对面相处时,她们找到了一个共同目标:都想为多拿。

“只要目标是一致的就可以了。”王濛说。她开始乐意跟李琰交流,无论是战术、训练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时还会和李琰开开小玩笑。

另一面,李琰注意到王濛与众不同的滑行姿势容易对腰部造成损伤,便当着全队20多人说道:“像你这样爆发力好的选手,不需要一直这么磨。什么时候你觉得训练强度够了,你可以不滑。”

这给了爱面子的王濛,足够的虚荣心。

李琰的用心不止于此。为更好地挖掘王濛在短道速滑500米项目中的优势,很多时候,她会留下王濛,单独对她进行加练。受到特殊对待的王濛,感到自己被重视,更加努力地精进自己的滑行技术。

“我们东北人好面,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看到李琰教练给我台阶,我就会更加努力,绝不给她丢脸。”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点点变得亲近起来。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赛场上,王濛卫冕女子短道速滑500米的冠军后,先是在场地上滑了一圈,之后朝着李琰坐着的教练席跪倒,连磕了两个头,随后起身冲向李琰,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痛哭。

王濛感激地说:“是她教会了我500米究竟该怎么滑。”

时隔9天,她以1分29秒213的成绩夺得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冠军。至此,李琰带领的速滑队地包揽了女子项目的全部4枚。

王濛因此称李琰为,“改变短道速滑 历史 的女人。”

从最初的“炮轰”,到冰释前嫌,所有的不快都在温哥华冬奥会上的一个拥抱中结束。

王濛甚至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透露,如今的她与李琰教练几乎每天都要联系。有一次训练时,正赶上恩师去美国度假,两人便每日互通邮件,及时分享和聆听各自的生活日常。

而关于两人此前的“是非恩怨”,李琰的回答似乎给了我们另一个。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李琰曾说起见到王濛的初印象,“很有个性的一个小孩,实力非凡,但我当时看她就是‘挑刺’去的,我必须看到她的缺点,才能帮助她提升。”

只是,恩师的良苦用心,王濛花了4年时间来领悟。

通常情况下,王濛看起来大大咧咧,但与她那直率性格形成对比的,是她的细心。

在器材的研究和管理上,王濛是队伍里最专业靠谱的人。队友们每天花10分钟磨冰刀,她则花上一个小时来整理器材。

一次1500米的比赛中,周洋的冰刀折了,换上备用冰刀后,依然成功夺冠。这件事的关键是,周洋的冰刀一直是王濛在管理。后来,李坚柔的冰刀也归王濛管,“被我管过的都拿冠军了。”王濛笑道。

除了细心,王濛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还包括爱美。

她酷爱清爽的发型,看到周洋染了好看的发色,会赶着去同一个店里染相同颜色。看到最近流行什么新发型,也会急于去尝试。

在团队里,她与队友关系融洽,当年刚进到队,一群姐姐们就围着她帮忙化妆打扮,给她穿旗袍、高跟鞋,甚至连眉毛都帮她刮。等到各位姐姐们退役,她成为里面的大姐大,这群小孩子们把她当作了主心骨,在房间里贴上她的照片,还给她的房间放了很多布偶娃娃。

但外表坚硬的大魔王从不承认自己内心的柔软,她只说,娃娃是别人送的,大多来自周洋。

王濛一直在短道速滑赛场上驰骋着,一骑绝尘,无人匹敌。

2014年,距离索契冬奥会开幕只剩下22天的时候,在上海备战的王濛与队友训练时偶然发生碰撞,摔出了赛道。导致右脚内外踝骨双骨折,最终无缘索契。

之后,她带着一丝遗憾淡出了短道速滑赛场,但却一直未曾离开自己热爱的滑冰事业。

2022年冬奥会开幕,她与黄健翔搭档,负责解说短道速滑赛事。没想到场解说就带她再次出圈,之后连续登上热搜排行。

为什么人人都爱王濛?

我们可以来看看她的解说到底有怎样的感染力,随便一句直白的话,都能让人忍俊不禁。以至于有人说,王濛笑的解说,永远是下一句。

诚如她所言,“我的眼睛就是尺。”王濛甚至可以比先发现有人犯规。

一场直播解说中,她激动地连拍桌子,“这个是谁呀!把我们的人推了呀!”

“看到了吗!就是这个角度!就在这儿!给我反复看十遍!”

稍后,裁判经查看,给出了判罚的结果。

在冬奥会随后的比赛中,每一场短道速滑的解说,王濛都以犀利、专业的点评,频频出圈,也被网友冠以“濛主”的称号。

但凡跟王濛扯上关系的话题,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热搜排行榜。有网友评论道:王濛是短道速滑界的大魔王,解说界的样板房。

人们爱王濛,爱她的坦率、真诚,又爱她的不那么会“做人”,爱她的狂、个性张扬背后的实力。

运动员时期,王濛曾两次离开队。次因为和教练李琰不和,第二次因为外出喝酒和领队大打出手。

含着委屈,她却在事后接受采访,时间道歉。

成为队教练时,王濛也认理。一次比赛因为“踢刀”,荷兰队被判直接进入决赛。王濛不服气,找相关技术代表详聊2个多小时,弄清楚规则。后来,当2022年冬奥会队遭遇“踢刀”时,王濛时间给出准确的判断。

成为解说员,王濛也不按“套路”解说。

前几日,王濛在直播时,武大靖给她刷火箭,晋升为榜一大哥。王濛则直接将武大靖踢出了直播间,“你咋在这儿呢?你回去休息,好好准备后面的比赛去!”

这件事后来以“王濛把武大靖踢出直播间”登上热搜。

狂,来自底气;傲,来自实力。正是王濛一次又一次这样的“真性情”,才一次又一次赢得人们的喜爱。

时间回到2006年,都灵冬奥会。

那一年王濛18岁,次代表队参加冬奥会。在女子500米短道速滑的赛场上,初出茅庐的她一骑绝尘,力克多位好手,拿下。

颁奖典礼上,兴奋的王濛还没等主持人念到名字,便跳上领奖台。

那时人们都为王濛的成绩喝彩,但她却不高兴。

后来,她真的在4年后做到了。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在女子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1500米的比赛中,她成功战胜数量众多的韩国好手,拿下3枚,成为短道史上个三冠王。

相较于她的天赋和实力,王濛,挺不狂的。

[img]

200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比赛,是哪些运动员得了前三名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2022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进行。选手韩雨桐出战A组决赛,韩雨桐最终获得第7名,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1

时间2月16日晚21:15,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一枚诞生。在女子1500米A组决赛中,最终韩国选手崔敏静获得了,意大利老将方塔娜获得银牌,荷兰选手舒尔廷获得铜牌。选手韩雨桐以2分19秒07获得第7名。

韩雨桐

比赛进程

在一天三枪的比赛中,韩雨桐先是在1/4决赛中凭借稳定的战术安排和出色的执行与发挥以小组第三名进入半决赛;而在半决赛中,她凭借队友张雨婷在前程消耗多名选手体力,在后程发力以小组第二名顺利晋级决赛。在决赛中,她位列第2道,而她的竞争对手有两位韩国选手崔敏静、李有彬,两位荷兰选手舒尔廷、贝尔塞伯,比利时选手德梅和意大利老将方塔娜,可以说韩雨桐压力不小。

比赛开始,韩雨桐在出发阶段位于第二名,且紧紧跟在崔敏静后面,然而在还有10圈时,韩雨桐效仿了B组决赛中日本选手菊池纯礼的战术拉开其他选手半圈距离,试图打乱其他选手节奏,随后崔敏静与舒尔廷纷纷追赶上来,韩雨桐依旧处于第二位。

进入四圈,韩雨桐依然位于第二位,方塔娜和舒尔廷纷纷发起进攻,韩雨桐落到第四位,但是在两圈,她的体力并不足以支撑她完成冲刺,获得了第七名。韩国选手崔敏静获得,方塔娜与舒尔廷几乎同时过线,经过高速确定后,最终方塔娜以0.003秒的优势获得银牌,舒尔廷获得铜牌。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2

时间2月16日晚间,2022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进行。选手韩雨桐出战A组决赛,韩雨桐最终获得第7名,韩国运动员崔敏静夺得,意大利运动员方塔纳和荷兰运动员舒尔廷分获银、铜牌。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队以2金1银1铜收官!

女子1500米A组决赛战况

短道速滑队本届冬奥会的夺牌项目分别是:2000米混合接力、男子1000米金、银牌、女子3000米接力铜牌。

此次女子1500米比赛,队派出韩雨桐、张楚桐、张雨婷三名选手出战。在半决赛中,韩雨桐发挥神勇只身闯入A组决赛,张楚桐和张雨婷无缘进入决赛。

韩雨桐在半决赛中发挥出色

A组决赛中,韩雨桐与崔敏静、舒尔廷、李有彬、方塔纳等名将展开角逐。崔敏静最终以2:17.81的`成绩夺得,方塔纳以2:17.862的成绩夺得银牌,舒尔廷以2:17.865的成绩摘得铜牌。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3

2月16日,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迎来收官日。在一项女子1500米决赛中,韩国选手崔敏静以2分17秒81夺冠,队选手韩雨桐在比赛中一度领滑,但后程体力下降,排名第7,无缘奖牌。意大利的方塔纳和荷兰的舒尔廷分获银牌、铜牌,选手未能打破中韩选手对这个项目的垄断。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之后5届冬奥会,中韩选手包揽了这个项目的。2002年盐湖城、2006年都灵冬奥会,韩国选手陈善有、高基玄分别摘下该项。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选手周洋两次摘得女子1500米。2018年平昌冬奥会,主场作战的韩国选手崔敏静揽下该项,她也保持着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

今晚的女子1500米比赛,队3名选手张雨婷、韩雨桐、张楚桐联袂出战。1/4决赛,张雨婷便跟卫冕冠军崔敏静同分在第1组,张楚桐则跟已拿下两金的荷兰名将舒尔廷同组。最终,张雨婷、韩雨桐和张楚桐均有惊无险晋级半决赛。

半决赛中,张楚桐、张雨婷相继被淘汰。第3组的韩雨桐则以小组第2晋级决赛,崔敏静在半决赛中以打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跻身决赛。

最终,崔敏静在决赛中强势夺冠,方塔纳和舒尔廷分获银牌、铜牌。

这四人组成的队,也被大家认为是短道速滑有史以来最强阵容。索契冬奥会,王濛不幸受伤遗憾缺席,而周洋则击败沈石溪,卫冕女子1500米冠军,成为历史人。如今,两位短道女皇时隔8年再度相约,且在赛场再次并肩作战,是否让你内心感慨万千

1992年,8岁的王濛在一次立定跳远中,取得2.05米的好成绩,这一数据远远超出同龄的男孩和女孩。

8年后,16岁的她在全国九运会的短道速滑1500米决赛中,荣获第三名,摘得铜牌。也因此,她被更多的专业人士看到,得以调至队。

入队两年,王濛次参加世界青年锦标赛,荣获了女子500米冠军,成为位世锦赛冠军。之后,属于她的“濛时代”徐徐展开。短道速滑赛场上的一代传奇,就这样闯入公众视野。

1984年7月9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的煤矿工人王春江家又添了个女儿,他们给她取名王濛。

王濛打小就一头短发,爱和男孩儿们玩在一起,枪剑、棍棒等玩具,陪伴着她走过童年。这些喜好,全都来自父亲的支持。王春江喜欢儿子,家里却只有两个女儿,因此,他把对儿子的期盼,悉数寄托在小女儿王濛身上。

他叫她“老儿子”,纵容王濛玩男孩钟爱的 娱乐 项目,反倒对大女儿买布娃娃的行为,表现出冷淡的神情。在父亲的宠爱下,王濛无忧无虑地成长。

小时候,王濛淘气,时常在课堂上坐不住。通常是前半节课在听讲,后半节课就在位子上自己玩自己的。尽管不爱学习,她的成绩也依然较为优异,这成为她一直津津乐道的一件往事。

王濛活跃、好动,曾因沉迷《少林寺》而喜欢上武术,家里人打算将她送去少林寺习武,后来因学费高昂而不得不作罢。

那些年,《西游记》也成为王濛看的其中一部剧,她对孙悟空能够上天入地的高强本领心生向往,为了模仿剧中人物,小王濛把家中电视机上的天线撅掉,当作金箍棒拿在手里把玩。

老电视机上的天线可以伸缩,她将它藏在袖口,用力一甩,就仿佛变出一根金箍棒来。那一刻,王濛便得以化身除恶扬善的孙行者。

类似的乐趣,填满了她的孩提时代。

有一次家里盖房子,王濛便和工匠们凑热闹,和水泥、上房顶,玩得不亦乐乎。多年后的采访中,王春江将女儿当时的行为戏称作“上房揭瓦”,甚至还要去原住址指认一下“作案现场”。

幼时的王濛顽皮、执拗,即使玩纸枪炮炸破了手,也改不了她贪玩的属性,“看都看不住,一转眼没了,出去了。”王春江说。

直到8岁那年,一次跳远,冥冥中成为这个女孩结缘 体育 的一个开端。

业余体校教练马庆忠看到王濛的跳远成绩后,笃定她是可塑之才,先后两次登门拜访王濛父母,试图说服他们让女儿进体校。

王春江夫妇却有自己的打算,他们早就为王濛做好了人生规划。像大多数父母那样,他们希望她认真读书,接下来考初中、读高中、上大学,将来再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童年时的王濛

而小王濛,却让父母的落了空。三个月的时间里,她每天放学后偷偷跑去体校,跟着教练上冰。尽管没有任何基础,她仍旧比其他孩子做得好。

那是她次体验到滑冰的快乐,日后王濛形容当时的感触,“像只小燕儿,飞起来的感觉太好了。”她享受这种自由自在的状态。

看着眼前这个拥有运动天赋的女孩对滑冰有热情,马庆忠再次去到王濛家里劝说。“三顾茅庐”后,他终于如愿收下这个学生。

此时的王濛,刚刚长到10岁。没有人知道,若干年后的她,将会成长为获奖无数的世界冠军。也没有人知道,她会凭借除专业能力之外的鲜明个性,一次次火出圈……

王濛(中)

在成为“大魔王”的路上,过早被看好的王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正式学滑冰后,需要克服的问题接踵而至。当时的体校住宿环境,床是由几块木板临时搭建而成的,屋里冰冷潮湿,没多久,王濛和其他伙伴们的身上就起了湿疹。

上冰训练的条件也不尽人意。冰场在室外,白天一旦出太阳,会导致冰面融化,为了在结实的冰面上练习,他们通常要等到凌晨一两点钟浇冰后,才开始穿冰鞋上战场。

最初练习时,王濛脚小,找不到合适的冰鞋,经常会把脚磨破流血。但她从不叫苦,只要能上冰,就永远是一副畅快的模样。

等到年纪渐长,身体逐渐发育开来,王濛的体重蹭蹭窜了起来。过高的体重,使得她逐渐丧失滑冰的优势,连最初看重她的教练都叹了气。

不服输的王濛在妈管理下,正视自己的窘境。她努力减肥,除了每天风雨无阻地坚持跑一万米外,只吃一小碗饭,饿了就啃黄瓜充饥。

一年多之后,瘦身成功的王濛得以重新归队。

命运的次转折,就发生在此事之后。16岁那年,她因参加一场 体育 赛事,被队选中,从此开始了“濛主”传奇的开挂式人生。

王濛到底有多厉害?

她七次打破女子500米世界纪录,蝉联世界比赛冠军长达五年;

在两届冬奥会上,队共获得7枚,她一人独占4金;

2008年的大赛中,王濛成为短道速滑女选手滑进43秒的人;

此外,她还拥有51个世界冠军头衔……

美国名将阿波罗曾说,短道比赛不可控因素太多,对胜负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但“有一个项目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就是女子500米,(冠军)肯定是王濛的”。

温哥华冬奥会上,王濛500米夺冠后,开始发烧,甚至到了需要吸氧的程度,此时她也正处于生理期,教练建议她退赛,王濛却坚持上场。最终,她凭借强大的意志力一举拿下1000米的,以及3000米接力赛的冠军。

就像队员们给她起的那个外号,“王大拿”,意思是,只要有王濛在,就能拿冠军回来。

不过王濛也有沮丧的时候,有时因被判犯规,她会气冲冲地跟裁判员对峙,尽管最终的结果不会改变,她依然要让对方知道,“下次再给王濛判罚,可判可不判时,要好好想一想。”

为杜绝赛场上与别国队员因碰撞推挤而被判犯规的现象,王濛曾暗暗发过一次誓,她要让所有的队员都跟不上自己,“让你们连我的影都看不见,看你怎么判我。”王濛在一次采访中说。

很多时候,她都做到了这一点。尤其是在她最擅长的500米速滑比赛中,王濛通常会以碾压式的实力甩出其他人很远,最终伴着解说员激动的口吻,毫无悬念地滑过终点线。

王濛自信、直爽、叛逆,也霸气,她永远抱持着“我不要第二,就要冠军”的信念。

这种自信源于实力,她总是毫不谦虚地宣称自己“在500米速滑比赛中无对手”。因此很多时候,赛场上的王濛,看起来格外放松。让她出圈的“背手滑”“大爷遛弯儿式”场面,频频出现在多次比赛的视频中。

2013年短道速滑世锦赛女子1500米预赛上,所有对手都在奋力冲刺,只有王濛背着手,跟在后面“遛弯儿”。

只剩下四圈时,其他人开始拼命加速,王濛依旧不紧不慢地滑。当解说员“恨铁不成钢”般地加快解说语速时,王濛始终保持着我行我素的姿态。

直到的两圈,大魔王才真正发力。她在一瞬间超越了所有对手,滑行到了位,而这一过程中,王濛全程背着手,连摆臂的动作都没有。直到滑过终点线,都是一副轻松自然的状态。

美国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曾评论道:王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超越任何选手,是世界上的短道速滑运动员。

而面对媒体“为什么喜欢背手滑”的提问时,王濛却以一贯的幽默口吻回答说,“你得装啊。就是滑不动,这手也不能拿下来。”东北人的直言豪爽可见一斑。

然而这样一位顶着无数光环的大魔王,也有被制服的时候,那个人就是李琰,也是后来与她情同母女的恩师。

2006年,40岁的李琰被聘请回国担任短道速滑队总教练,此前,她曾是队运动员,退役后在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等地担任短道速滑教练。

直言直语的王濛遇到雷厉风行的李琰。一个是21岁,年轻气盛的世界冠军;一个是人到中年,执教多国速滑队的专业教练。

王濛 李琰

本质上,她们是性格相似的一类人。同样美誉满身,同样不轻易服输。因此,自打相识,两人的关系就是从敌对状态开始的。

李琰的到来,使得原本负责王濛的教练回到了地方队,这是个让她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加上自国外归来,李琰在训练方式和训练力度上都有所创新,使得王濛感到不适应。

另一个让她讨厌的小细节是,王濛无法忍受李琰在说话时夹杂英文。种种矛盾,让缺乏沟通的两个人逐渐疏离,甚至暗中积下怨愤。

2007年,长春亚冬会短道速滑500米决赛现场,王濛冲线夺冠后未与一旁的教练李琰击掌。女子1500米决赛后,最被看好的大魔王只摘得了铜牌。当媒体的镜头对准王濛时,她有些气地说:“教练没有给我制定任何战术,只问过我一句话‘你知道怎么比吧’,所以我会自己申请回地方队,队的训练不适合我。”

这段赛后发言充满了味,有媒体以“炮轰”教练为题,将师生二人的关系写进。话题沸沸扬扬见报,王濛很快就因当时的言论受到禁赛3个月的处罚,李琰也被要求反思。

有了这段经历,两个人都试图多沟通、了解对方。等到再次面对面相处时,她们找到了一个共同目标:都想为多拿。

“只要目标是一致的就可以了。”王濛说。她开始乐意跟李琰交流,无论是战术、训练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时还会和李琰开开小玩笑。

另一面,李琰注意到王濛与众不同的滑行姿势容易对腰部造成损伤,便当着全队20多人说道:“像你这样爆发力好的选手,不需要一直这么磨。什么时候你觉得训练强度够了,你可以不滑。”

这给了爱面子的王濛,足够的虚荣心。

李琰的用心不止于此。为更好地挖掘王濛在短道速滑500米项目中的优势,很多时候,她会留下王濛,单独对她进行加练。受到特殊对待的王濛,感到自己被重视,更加努力地精进自己的滑行技术。

“我们东北人好面,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看到李琰教练给我台阶,我就会更加努力,绝不给她丢脸。”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点点变得亲近起来。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赛场上,王濛卫冕女子短道速滑500米的冠军后,先是在场地上滑了一圈,之后朝着李琰坐着的教练席跪倒,连磕了两个头,随后起身冲向李琰,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痛哭。

王濛感激地说:“是她教会了我500米究竟该怎么滑。”

时隔9天,她以1分29秒213的成绩夺得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冠军。至此,李琰带领的速滑队地包揽了女子项目的全部4枚。

王濛因此称李琰为,“改变短道速滑 历史 的女人。”

从最初的“炮轰”,到冰释前嫌,所有的不快都在温哥华冬奥会上的一个拥抱中结束。

王濛甚至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透露,如今的她与李琰教练几乎每天都要联系。有一次训练时,正赶上恩师去美国度假,两人便每日互通邮件,及时分享和聆听各自的生活日常。

而关于两人此前的“是非恩怨”,李琰的回答似乎给了我们另一个。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李琰曾说起见到王濛的初印象,“很有个性的一个小孩,实力非凡,但我当时看她就是‘挑刺’去的,我必须看到她的缺点,才能帮助她提升。”

只是,恩师的良苦用心,王濛花了4年时间来领悟。

通常情况下,王濛看起来大大咧咧,但与她那直率性格形成对比的,是她的细心。

在器材的研究和管理上,王濛是队伍里最专业靠谱的人。队友们每天花10分钟磨冰刀,她则花上一个小时来整理器材。

一次1500米的比赛中,周洋的冰刀折了,换上备用冰刀后,依然成功夺冠。这件事的关键是,周洋的冰刀一直是王濛在管理。后来,李坚柔的冰刀也归王濛管,“被我管过的都拿冠军了。”王濛笑道。

除了细心,王濛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还包括爱美。

她酷爱清爽的发型,看到周洋染了好看的发色,会赶着去同一个店里染相同颜色。看到最近流行什么新发型,也会急于去尝试。

在团队里,她与队友关系融洽,当年刚进到队,一群姐姐们就围着她帮忙化妆打扮,给她穿旗袍、高跟鞋,甚至连眉毛都帮她刮。等到各位姐姐们退役,她成为里面的大姐大,这群小孩子们把她当作了主心骨,在房间里贴上她的照片,还给她的房间放了很多布偶娃娃。

但外表坚硬的大魔王从不承认自己内心的柔软,她只说,娃娃是别人送的,大多来自周洋。

王濛一直在短道速滑赛场上驰骋着,一骑绝尘,无人匹敌。

2014年,距离索契冬奥会开幕只剩下22天的时候,在上海备战的王濛与队友训练时偶然发生碰撞,摔出了赛道。导致右脚内外踝骨双骨折,最终无缘索契。

之后,她带着一丝遗憾淡出了短道速滑赛场,但却一直未曾离开自己热爱的滑冰事业。

2022年冬奥会开幕,她与黄健翔搭档,负责解说短道速滑赛事。没想到场解说就带她再次出圈,之后连续登上热搜排行。

为什么人人都爱王濛?

我们可以来看看她的解说到底有怎样的感染力,随便一句直白的话,都能让人忍俊不禁。以至于有人说,王濛笑的解说,永远是下一句。

诚如她所言,“我的眼睛就是尺。”王濛甚至可以比先发现有人犯规。

一场直播解说中,她激动地连拍桌子,“这个是谁呀!把我们的人推了呀!”

“看到了吗!就是这个角度!就在这儿!给我反复看十遍!”

稍后,裁判经查看,给出了判罚的结果。

在冬奥会随后的比赛中,每一场短道速滑的解说,王濛都以犀利、专业的点评,频频出圈,也被网友冠以“濛主”的称号。

但凡跟王濛扯上关系的话题,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热搜排行榜。有网友评论道:王濛是短道速滑界的大魔王,解说界的样板房。

人们爱王濛,爱她的坦率、真诚,又爱她的不那么会“做人”,爱她的狂、个性张扬背后的实力。

运动员时期,王濛曾两次离开队。次因为和教练李琰不和,第二次因为外出喝酒和领队大打出手。

含着委屈,她却在事后接受采访,时间道歉。

成为队教练时,王濛也认理。一次比赛因为“踢刀”,荷兰队被判直接进入决赛。王濛不服气,找相关技术代表详聊2个多小时,弄清楚规则。后来,当2022年冬奥会队遭遇“踢刀”时,王濛时间给出准确的判断。

成为解说员,王濛也不按“套路”解说。

前几日,王濛在直播时,武大靖给她刷火箭,晋升为榜一大哥。王濛则直接将武大靖踢出了直播间,“你咋在这儿呢?你回去休息,好好准备后面的比赛去!”

这件事后来以“王濛把武大靖踢出直播间”登上热搜。

狂,来自底气;傲,来自实力。正是王濛一次又一次这样的“真性情”,才一次又一次赢得人们的喜爱。

时间回到2006年,都灵冬奥会。

那一年王濛18岁,次代表队参加冬奥会。在女子500米短道速滑的赛场上,初出茅庐的她一骑绝尘,力克多位好手,拿下。

颁奖典礼上,兴奋的王濛还没等主持人念到名字,便跳上领奖台。

那时人们都为王濛的成绩喝彩,但她却不高兴。

后来,她真的在4年后做到了。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在女子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1500米的比赛中,她成功战胜数量众多的韩国好手,拿下3枚,成为短道史上个三冠王。

相较于她的天赋和实力,王濛,挺不狂的。

半决赛,大杨和崔恩景滑出了2分21秒多,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速度了。要知道10年后的2012年的世锦赛李坚柔的夺冠成绩才2分23秒多。决赛的时候,目标不是速度有多快,而是拿到冠军,所以成绩自然也就慢了。2002冬奥会前三:高几玄冠军,崔恩景亚军,老拉季军。小杨摔了,大杨太紧张了,导致无法运用自己的外道连续加速加速的能力,最终第四。要知道冬奥会之前,大杨的训练水平基本和男子一致,通常外道连续加速后,会达到男子速度。

短道速滑1500米女子谁最厉害排行榜?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2022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进行。选手韩雨桐出战A组决赛,韩雨桐最终获得第7名,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1

时间2月16日晚21:15,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一枚诞生。在女子1500米A组决赛中,最终韩国选手崔敏静获得了,意大利老将方塔娜获得银牌,荷兰选手舒尔廷获得铜牌。选手韩雨桐以2分19秒07获得第7名。

韩雨桐

比赛进程

在一天三枪的比赛中,韩雨桐先是在1/4决赛中凭借稳定的战术安排和出色的执行与发挥以小组第三名进入半决赛;而在半决赛中,她凭借队友张雨婷在前程消耗多名选手体力,在后程发力以小组第二名顺利晋级决赛。在决赛中,她位列第2道,而她的竞争对手有两位韩国选手崔敏静、李有彬,两位荷兰选手舒尔廷、贝尔塞伯,比利时选手德梅和意大利老将方塔娜,可以说韩雨桐压力不小。

比赛开始,韩雨桐在出发阶段位于第二名,且紧紧跟在崔敏静后面,然而在还有10圈时,韩雨桐效仿了B组决赛中日本选手菊池纯礼的战术拉开其他选手半圈距离,试图打乱其他选手节奏,随后崔敏静与舒尔廷纷纷追赶上来,韩雨桐依旧处于第二位。

进入四圈,韩雨桐依然位于第二位,方塔娜和舒尔廷纷纷发起进攻,韩雨桐落到第四位,但是在两圈,她的体力并不足以支撑她完成冲刺,获得了第七名。韩国选手崔敏静获得,方塔娜与舒尔廷几乎同时过线,经过高速确定后,最终方塔娜以0.003秒的优势获得银牌,舒尔廷获得铜牌。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2

时间2月16日晚间,2022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进行。选手韩雨桐出战A组决赛,韩雨桐最终获得第7名,韩国运动员崔敏静夺得,意大利运动员方塔纳和荷兰运动员舒尔廷分获银、铜牌。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队以2金1银1铜收官!

女子1500米A组决赛战况

短道速滑队本届冬奥会的夺牌项目分别是:2000米混合接力、男子1000米金、银牌、女子3000米接力铜牌。

此次女子1500米比赛,队派出韩雨桐、张楚桐、张雨婷三名选手出战。在半决赛中,韩雨桐发挥神勇只身闯入A组决赛,张楚桐和张雨婷无缘进入决赛。

韩雨桐在半决赛中发挥出色

A组决赛中,韩雨桐与崔敏静、舒尔廷、李有彬、方塔纳等名将展开角逐。崔敏静最终以2:17.81的`成绩夺得,方塔纳以2:17.862的成绩夺得银牌,舒尔廷以2:17.865的成绩摘得铜牌。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3

2月16日,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迎来收官日。在一项女子1500米决赛中,韩国选手崔敏静以2分17秒81夺冠,队选手韩雨桐在比赛中一度领滑,但后程体力下降,排名第7,无缘奖牌。意大利的方塔纳和荷兰的舒尔廷分获银牌、铜牌,选手未能打破中韩选手对这个项目的垄断。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之后5届冬奥会,中韩选手包揽了这个项目的。2002年盐湖城、2006年都灵冬奥会,韩国选手陈善有、高基玄分别摘下该项。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选手周洋两次摘得女子1500米。2018年平昌冬奥会,主场作战的韩国选手崔敏静揽下该项,她也保持着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

今晚的女子1500米比赛,队3名选手张雨婷、韩雨桐、张楚桐联袂出战。1/4决赛,张雨婷便跟卫冕冠军崔敏静同分在第1组,张楚桐则跟已拿下两金的荷兰名将舒尔廷同组。最终,张雨婷、韩雨桐和张楚桐均有惊无险晋级半决赛。

半决赛中,张楚桐、张雨婷相继被淘汰。第3组的韩雨桐则以小组第2晋级决赛,崔敏静在半决赛中以打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跻身决赛。

最终,崔敏静在决赛中强势夺冠,方塔纳和舒尔廷分获银牌、铜牌。

这四人组成的队,也被大家认为是短道速滑有史以来最强阵容。索契冬奥会,王濛不幸受伤遗憾缺席,而周洋则击败沈石溪,卫冕女子1500米冠军,成为历史人。如今,两位短道女皇时隔8年再度相约,且在赛场再次并肩作战,是否让你内心感慨万千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2022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进行。选手韩雨桐出战A组决赛,韩雨桐最终获得第7名,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1

时间2月16日晚21:15,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一枚诞生。在女子1500米A组决赛中,最终韩国选手崔敏静获得了,意大利老将方塔娜获得银牌,荷兰选手舒尔廷获得铜牌。选手韩雨桐以2分19秒07获得第7名。

韩雨桐

比赛进程

在一天三枪的比赛中,韩雨桐先是在1/4决赛中凭借稳定的战术安排和出色的执行与发挥以小组第三名进入半决赛;而在半决赛中,她凭借队友张雨婷在前程消耗多名选手体力,在后程发力以小组第二名顺利晋级决赛。在决赛中,她位列第2道,而她的竞争对手有两位韩国选手崔敏静、李有彬,两位荷兰选手舒尔廷、贝尔塞伯,比利时选手德梅和意大利老将方塔娜,可以说韩雨桐压力不小。

比赛开始,韩雨桐在出发阶段位于第二名,且紧紧跟在崔敏静后面,然而在还有10圈时,韩雨桐效仿了B组决赛中日本选手菊池纯礼的战术拉开其他选手半圈距离,试图打乱其他选手节奏,随后崔敏静与舒尔廷纷纷追赶上来,韩雨桐依旧处于第二位。

进入四圈,韩雨桐依然位于第二位,方塔娜和舒尔廷纷纷发起进攻,韩雨桐落到第四位,但是在两圈,她的体力并不足以支撑她完成冲刺,获得了第七名。韩国选手崔敏静获得,方塔娜与舒尔廷几乎同时过线,经过高速确定后,最终方塔娜以0.003秒的优势获得银牌,舒尔廷获得铜牌。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2

时间2月16日晚间,2022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进行。选手韩雨桐出战A组决赛,韩雨桐最终获得第7名,韩国运动员崔敏静夺得,意大利运动员方塔纳和荷兰运动员舒尔廷分获银、铜牌。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队以2金1银1铜收官!

女子1500米A组决赛战况

短道速滑队本届冬奥会的夺牌项目分别是:2000米混合接力、男子1000米金、银牌、女子3000米接力铜牌。

此次女子1500米比赛,队派出韩雨桐、张楚桐、张雨婷三名选手出战。在半决赛中,韩雨桐发挥神勇只身闯入A组决赛,张楚桐和张雨婷无缘进入决赛。

韩雨桐在半决赛中发挥出色

A组决赛中,韩雨桐与崔敏静、舒尔廷、李有彬、方塔纳等名将展开角逐。崔敏静最终以2:17.81的`成绩夺得,方塔纳以2:17.862的成绩夺得银牌,舒尔廷以2:17.865的成绩摘得铜牌。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3

2月16日,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迎来收官日。在一项女子1500米决赛中,韩国选手崔敏静以2分17秒81夺冠,队选手韩雨桐在比赛中一度领滑,但后程体力下降,排名第7,无缘奖牌。意大利的方塔纳和荷兰的舒尔廷分获银牌、铜牌,选手未能打破中韩选手对这个项目的垄断。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之后5届冬奥会,中韩选手包揽了这个项目的。2002年盐湖城、2006年都灵冬奥会,韩国选手陈善有、高基玄分别摘下该项。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选手周洋两次摘得女子1500米。2018年平昌冬奥会,主场作战的韩国选手崔敏静揽下该项,她也保持着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

今晚的女子1500米比赛,队3名选手张雨婷、韩雨桐、张楚桐联袂出战。1/4决赛,张雨婷便跟卫冕冠军崔敏静同分在第1组,张楚桐则跟已拿下两金的荷兰名将舒尔廷同组。最终,张雨婷、韩雨桐和张楚桐均有惊无险晋级半决赛。

半决赛中,张楚桐、张雨婷相继被淘汰。第3组的韩雨桐则以小组第2晋级决赛,崔敏静在半决赛中以打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跻身决赛。

最终,崔敏静在决赛中强势夺冠,方塔纳和舒尔廷分获银牌、铜牌。

冬奥会冠军的故事有哪些?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2022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进行。选手韩雨桐出战A组决赛,韩雨桐最终获得第7名,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1

时间2月16日晚21:15,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一枚诞生。在女子1500米A组决赛中,最终韩国选手崔敏静获得了,意大利老将方塔娜获得银牌,荷兰选手舒尔廷获得铜牌。选手韩雨桐以2分19秒07获得第7名。

韩雨桐

比赛进程

在一天三枪的比赛中,韩雨桐先是在1/4决赛中凭借稳定的战术安排和出色的执行与发挥以小组第三名进入半决赛;而在半决赛中,她凭借队友张雨婷在前程消耗多名选手体力,在后程发力以小组第二名顺利晋级决赛。在决赛中,她位列第2道,而她的竞争对手有两位韩国选手崔敏静、李有彬,两位荷兰选手舒尔廷、贝尔塞伯,比利时选手德梅和意大利老将方塔娜,可以说韩雨桐压力不小。

比赛开始,韩雨桐在出发阶段位于第二名,且紧紧跟在崔敏静后面,然而在还有10圈时,韩雨桐效仿了B组决赛中日本选手菊池纯礼的战术拉开其他选手半圈距离,试图打乱其他选手节奏,随后崔敏静与舒尔廷纷纷追赶上来,韩雨桐依旧处于第二位。

进入四圈,韩雨桐依然位于第二位,方塔娜和舒尔廷纷纷发起进攻,韩雨桐落到第四位,但是在两圈,她的体力并不足以支撑她完成冲刺,获得了第七名。韩国选手崔敏静获得,方塔娜与舒尔廷几乎同时过线,经过高速确定后,最终方塔娜以0.003秒的优势获得银牌,舒尔廷获得铜牌。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2

时间2月16日晚间,2022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进行。选手韩雨桐出战A组决赛,韩雨桐最终获得第7名,韩国运动员崔敏静夺得,意大利运动员方塔纳和荷兰运动员舒尔廷分获银、铜牌。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队以2金1银1铜收官!

女子1500米A组决赛战况

短道速滑队本届冬奥会的夺牌项目分别是:2000米混合接力、男子1000米金、银牌、女子3000米接力铜牌。

此次女子1500米比赛,队派出韩雨桐、张楚桐、张雨婷三名选手出战。在半决赛中,韩雨桐发挥神勇只身闯入A组决赛,张楚桐和张雨婷无缘进入决赛。

韩雨桐在半决赛中发挥出色

A组决赛中,韩雨桐与崔敏静、舒尔廷、李有彬、方塔纳等名将展开角逐。崔敏静最终以2:17.81的`成绩夺得,方塔纳以2:17.862的成绩夺得银牌,舒尔廷以2:17.865的成绩摘得铜牌。

韩雨桐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获第7名3

2月16日,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迎来收官日。在一项女子1500米决赛中,韩国选手崔敏静以2分17秒81夺冠,队选手韩雨桐在比赛中一度领滑,但后程体力下降,排名第7,无缘奖牌。意大利的方塔纳和荷兰的舒尔廷分获银牌、铜牌,选手未能打破中韩选手对这个项目的垄断。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之后5届冬奥会,中韩选手包揽了这个项目的。2002年盐湖城、2006年都灵冬奥会,韩国选手陈善有、高基玄分别摘下该项。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选手周洋两次摘得女子1500米。2018年平昌冬奥会,主场作战的韩国选手崔敏静揽下该项,她也保持着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

今晚的女子1500米比赛,队3名选手张雨婷、韩雨桐、张楚桐联袂出战。1/4决赛,张雨婷便跟卫冕冠军崔敏静同分在第1组,张楚桐则跟已拿下两金的荷兰名将舒尔廷同组。最终,张雨婷、韩雨桐和张楚桐均有惊无险晋级半决赛。

半决赛中,张楚桐、张雨婷相继被淘汰。第3组的韩雨桐则以小组第2晋级决赛,崔敏静在半决赛中以打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跻身决赛。

最终,崔敏静在决赛中强势夺冠,方塔纳和舒尔廷分获银牌、铜牌。

这四人组成的队,也被大家认为是短道速滑有史以来最强阵容。索契冬奥会,王濛不幸受伤遗憾缺席,而周洋则击败沈石溪,卫冕女子1500米冠军,成为历史人。如今,两位短道女皇时隔8年再度相约,且在赛场再次并肩作战,是否让你内心感慨万千

1992年,8岁的王濛在一次立定跳远中,取得2.05米的好成绩,这一数据远远超出同龄的男孩和女孩。

8年后,16岁的她在全国九运会的短道速滑1500米决赛中,荣获第三名,摘得铜牌。也因此,她被更多的专业人士看到,得以调至队。

入队两年,王濛次参加世界青年锦标赛,荣获了女子500米冠军,成为位世锦赛冠军。之后,属于她的“濛时代”徐徐展开。短道速滑赛场上的一代传奇,就这样闯入公众视野。

1984年7月9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的煤矿工人王春江家又添了个女儿,他们给她取名王濛。

王濛打小就一头短发,爱和男孩儿们玩在一起,枪剑、棍棒等玩具,陪伴着她走过童年。这些喜好,全都来自父亲的支持。王春江喜欢儿子,家里却只有两个女儿,因此,他把对儿子的期盼,悉数寄托在小女儿王濛身上。

他叫她“老儿子”,纵容王濛玩男孩钟爱的 娱乐 项目,反倒对大女儿买布娃娃的行为,表现出冷淡的神情。在父亲的宠爱下,王濛无忧无虑地成长。

小时候,王濛淘气,时常在课堂上坐不住。通常是前半节课在听讲,后半节课就在位子上自己玩自己的。尽管不爱学习,她的成绩也依然较为优异,这成为她一直津津乐道的一件往事。

王濛活跃、好动,曾因沉迷《少林寺》而喜欢上武术,家里人打算将她送去少林寺习武,后来因学费高昂而不得不作罢。

那些年,《西游记》也成为王濛看的其中一部剧,她对孙悟空能够上天入地的高强本领心生向往,为了模仿剧中人物,小王濛把家中电视机上的天线撅掉,当作金箍棒拿在手里把玩。

老电视机上的天线可以伸缩,她将它藏在袖口,用力一甩,就仿佛变出一根金箍棒来。那一刻,王濛便得以化身除恶扬善的孙行者。

类似的乐趣,填满了她的孩提时代。

有一次家里盖房子,王濛便和工匠们凑热闹,和水泥、上房顶,玩得不亦乐乎。多年后的采访中,王春江将女儿当时的行为戏称作“上房揭瓦”,甚至还要去原住址指认一下“作案现场”。

幼时的王濛顽皮、执拗,即使玩纸枪炮炸破了手,也改不了她贪玩的属性,“看都看不住,一转眼没了,出去了。”王春江说。

直到8岁那年,一次跳远,冥冥中成为这个女孩结缘 体育 的一个开端。

业余体校教练马庆忠看到王濛的跳远成绩后,笃定她是可塑之才,先后两次登门拜访王濛父母,试图说服他们让女儿进体校。

王春江夫妇却有自己的打算,他们早就为王濛做好了人生规划。像大多数父母那样,他们希望她认真读书,接下来考初中、读高中、上大学,将来再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童年时的王濛

而小王濛,却让父母的落了空。三个月的时间里,她每天放学后偷偷跑去体校,跟着教练上冰。尽管没有任何基础,她仍旧比其他孩子做得好。

那是她次体验到滑冰的快乐,日后王濛形容当时的感触,“像只小燕儿,飞起来的感觉太好了。”她享受这种自由自在的状态。

看着眼前这个拥有运动天赋的女孩对滑冰有热情,马庆忠再次去到王濛家里劝说。“三顾茅庐”后,他终于如愿收下这个学生。

此时的王濛,刚刚长到10岁。没有人知道,若干年后的她,将会成长为获奖无数的世界冠军。也没有人知道,她会凭借除专业能力之外的鲜明个性,一次次火出圈……

王濛(中)

在成为“大魔王”的路上,过早被看好的王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正式学滑冰后,需要克服的问题接踵而至。当时的体校住宿环境,床是由几块木板临时搭建而成的,屋里冰冷潮湿,没多久,王濛和其他伙伴们的身上就起了湿疹。

上冰训练的条件也不尽人意。冰场在室外,白天一旦出太阳,会导致冰面融化,为了在结实的冰面上练习,他们通常要等到凌晨一两点钟浇冰后,才开始穿冰鞋上战场。

最初练习时,王濛脚小,找不到合适的冰鞋,经常会把脚磨破流血。但她从不叫苦,只要能上冰,就永远是一副畅快的模样。

等到年纪渐长,身体逐渐发育开来,王濛的体重蹭蹭窜了起来。过高的体重,使得她逐渐丧失滑冰的优势,连最初看重她的教练都叹了气。

不服输的王濛在妈管理下,正视自己的窘境。她努力减肥,除了每天风雨无阻地坚持跑一万米外,只吃一小碗饭,饿了就啃黄瓜充饥。

一年多之后,瘦身成功的王濛得以重新归队。

命运的次转折,就发生在此事之后。16岁那年,她因参加一场 体育 赛事,被队选中,从此开始了“濛主”传奇的开挂式人生。

王濛到底有多厉害?

她七次打破女子500米世界纪录,蝉联世界比赛冠军长达五年;

在两届冬奥会上,队共获得7枚,她一人独占4金;

2008年的大赛中,王濛成为短道速滑女选手滑进43秒的人;

此外,她还拥有51个世界冠军头衔……

美国名将阿波罗曾说,短道比赛不可控因素太多,对胜负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但“有一个项目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就是女子500米,(冠军)肯定是王濛的”。

温哥华冬奥会上,王濛500米夺冠后,开始发烧,甚至到了需要吸氧的程度,此时她也正处于生理期,教练建议她退赛,王濛却坚持上场。最终,她凭借强大的意志力一举拿下1000米的,以及3000米接力赛的冠军。

就像队员们给她起的那个外号,“王大拿”,意思是,只要有王濛在,就能拿冠军回来。

不过王濛也有沮丧的时候,有时因被判犯规,她会气冲冲地跟裁判员对峙,尽管最终的结果不会改变,她依然要让对方知道,“下次再给王濛判罚,可判可不判时,要好好想一想。”

为杜绝赛场上与别国队员因碰撞推挤而被判犯规的现象,王濛曾暗暗发过一次誓,她要让所有的队员都跟不上自己,“让你们连我的影都看不见,看你怎么判我。”王濛在一次采访中说。

很多时候,她都做到了这一点。尤其是在她最擅长的500米速滑比赛中,王濛通常会以碾压式的实力甩出其他人很远,最终伴着解说员激动的口吻,毫无悬念地滑过终点线。

王濛自信、直爽、叛逆,也霸气,她永远抱持着“我不要第二,就要冠军”的信念。

这种自信源于实力,她总是毫不谦虚地宣称自己“在500米速滑比赛中无对手”。因此很多时候,赛场上的王濛,看起来格外放松。让她出圈的“背手滑”“大爷遛弯儿式”场面,频频出现在多次比赛的视频中。

2013年短道速滑世锦赛女子1500米预赛上,所有对手都在奋力冲刺,只有王濛背着手,跟在后面“遛弯儿”。

只剩下四圈时,其他人开始拼命加速,王濛依旧不紧不慢地滑。当解说员“恨铁不成钢”般地加快解说语速时,王濛始终保持着我行我素的姿态。

直到的两圈,大魔王才真正发力。她在一瞬间超越了所有对手,滑行到了位,而这一过程中,王濛全程背着手,连摆臂的动作都没有。直到滑过终点线,都是一副轻松自然的状态。

美国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曾评论道:王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超越任何选手,是世界上的短道速滑运动员。

而面对媒体“为什么喜欢背手滑”的提问时,王濛却以一贯的幽默口吻回答说,“你得装啊。就是滑不动,这手也不能拿下来。”东北人的直言豪爽可见一斑。

然而这样一位顶着无数光环的大魔王,也有被制服的时候,那个人就是李琰,也是后来与她情同母女的恩师。

2006年,40岁的李琰被聘请回国担任短道速滑队总教练,此前,她曾是队运动员,退役后在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等地担任短道速滑教练。

直言直语的王濛遇到雷厉风行的李琰。一个是21岁,年轻气盛的世界冠军;一个是人到中年,执教多国速滑队的专业教练。

王濛 李琰

本质上,她们是性格相似的一类人。同样美誉满身,同样不轻易服输。因此,自打相识,两人的关系就是从敌对状态开始的。

李琰的到来,使得原本负责王濛的教练回到了地方队,这是个让她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加上自国外归来,李琰在训练方式和训练力度上都有所创新,使得王濛感到不适应。

另一个让她讨厌的小细节是,王濛无法忍受李琰在说话时夹杂英文。种种矛盾,让缺乏沟通的两个人逐渐疏离,甚至暗中积下怨愤。

2007年,长春亚冬会短道速滑500米决赛现场,王濛冲线夺冠后未与一旁的教练李琰击掌。女子1500米决赛后,最被看好的大魔王只摘得了铜牌。当媒体的镜头对准王濛时,她有些气地说:“教练没有给我制定任何战术,只问过我一句话‘你知道怎么比吧’,所以我会自己申请回地方队,队的训练不适合我。”

这段赛后发言充满了味,有媒体以“炮轰”教练为题,将师生二人的关系写进。话题沸沸扬扬见报,王濛很快就因当时的言论受到禁赛3个月的处罚,李琰也被要求反思。

有了这段经历,两个人都试图多沟通、了解对方。等到再次面对面相处时,她们找到了一个共同目标:都想为多拿。

“只要目标是一致的就可以了。”王濛说。她开始乐意跟李琰交流,无论是战术、训练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时还会和李琰开开小玩笑。

另一面,李琰注意到王濛与众不同的滑行姿势容易对腰部造成损伤,便当着全队20多人说道:“像你这样爆发力好的选手,不需要一直这么磨。什么时候你觉得训练强度够了,你可以不滑。”

这给了爱面子的王濛,足够的虚荣心。

李琰的用心不止于此。为更好地挖掘王濛在短道速滑500米项目中的优势,很多时候,她会留下王濛,单独对她进行加练。受到特殊对待的王濛,感到自己被重视,更加努力地精进自己的滑行技术。

“我们东北人好面,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看到李琰教练给我台阶,我就会更加努力,绝不给她丢脸。”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点点变得亲近起来。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赛场上,王濛卫冕女子短道速滑500米的冠军后,先是在场地上滑了一圈,之后朝着李琰坐着的教练席跪倒,连磕了两个头,随后起身冲向李琰,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痛哭。

王濛感激地说:“是她教会了我500米究竟该怎么滑。”

时隔9天,她以1分29秒213的成绩夺得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冠军。至此,李琰带领的速滑队地包揽了女子项目的全部4枚。

王濛因此称李琰为,“改变短道速滑 历史 的女人。”

从最初的“炮轰”,到冰释前嫌,所有的不快都在温哥华冬奥会上的一个拥抱中结束。

王濛甚至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透露,如今的她与李琰教练几乎每天都要联系。有一次训练时,正赶上恩师去美国度假,两人便每日互通邮件,及时分享和聆听各自的生活日常。

而关于两人此前的“是非恩怨”,李琰的回答似乎给了我们另一个。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李琰曾说起见到王濛的初印象,“很有个性的一个小孩,实力非凡,但我当时看她就是‘挑刺’去的,我必须看到她的缺点,才能帮助她提升。”

只是,恩师的良苦用心,王濛花了4年时间来领悟。

通常情况下,王濛看起来大大咧咧,但与她那直率性格形成对比的,是她的细心。

在器材的研究和管理上,王濛是队伍里最专业靠谱的人。队友们每天花10分钟磨冰刀,她则花上一个小时来整理器材。

一次1500米的比赛中,周洋的冰刀折了,换上备用冰刀后,依然成功夺冠。这件事的关键是,周洋的冰刀一直是王濛在管理。后来,李坚柔的冰刀也归王濛管,“被我管过的都拿冠军了。”王濛笑道。

除了细心,王濛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还包括爱美。

她酷爱清爽的发型,看到周洋染了好看的发色,会赶着去同一个店里染相同颜色。看到最近流行什么新发型,也会急于去尝试。

在团队里,她与队友关系融洽,当年刚进到队,一群姐姐们就围着她帮忙化妆打扮,给她穿旗袍、高跟鞋,甚至连眉毛都帮她刮。等到各位姐姐们退役,她成为里面的大姐大,这群小孩子们把她当作了主心骨,在房间里贴上她的照片,还给她的房间放了很多布偶娃娃。

但外表坚硬的大魔王从不承认自己内心的柔软,她只说,娃娃是别人送的,大多来自周洋。

王濛一直在短道速滑赛场上驰骋着,一骑绝尘,无人匹敌。

2014年,距离索契冬奥会开幕只剩下22天的时候,在上海备战的王濛与队友训练时偶然发生碰撞,摔出了赛道。导致右脚内外踝骨双骨折,最终无缘索契。

之后,她带着一丝遗憾淡出了短道速滑赛场,但却一直未曾离开自己热爱的滑冰事业。

2022年冬奥会开幕,她与黄健翔搭档,负责解说短道速滑赛事。没想到场解说就带她再次出圈,之后连续登上热搜排行。

为什么人人都爱王濛?

我们可以来看看她的解说到底有怎样的感染力,随便一句直白的话,都能让人忍俊不禁。以至于有人说,王濛笑的解说,永远是下一句。

诚如她所言,“我的眼睛就是尺。”王濛甚至可以比先发现有人犯规。

一场直播解说中,她激动地连拍桌子,“这个是谁呀!把我们的人推了呀!”

“看到了吗!就是这个角度!就在这儿!给我反复看十遍!”

稍后,裁判经查看,给出了判罚的结果。

在冬奥会随后的比赛中,每一场短道速滑的解说,王濛都以犀利、专业的点评,频频出圈,也被网友冠以“濛主”的称号。

但凡跟王濛扯上关系的话题,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热搜排行榜。有网友评论道:王濛是短道速滑界的大魔王,解说界的样板房。

人们爱王濛,爱她的坦率、真诚,又爱她的不那么会“做人”,爱她的狂、个性张扬背后的实力。

运动员时期,王濛曾两次离开队。次因为和教练李琰不和,第二次因为外出喝酒和领队大打出手。

含着委屈,她却在事后接受采访,时间道歉。

成为队教练时,王濛也认理。一次比赛因为“踢刀”,荷兰队被判直接进入决赛。王濛不服气,找相关技术代表详聊2个多小时,弄清楚规则。后来,当2022年冬奥会队遭遇“踢刀”时,王濛时间给出准确的判断。

成为解说员,王濛也不按“套路”解说。

前几日,王濛在直播时,武大靖给她刷火箭,晋升为榜一大哥。王濛则直接将武大靖踢出了直播间,“你咋在这儿呢?你回去休息,好好准备后面的比赛去!”

这件事后来以“王濛把武大靖踢出直播间”登上热搜。

狂,来自底气;傲,来自实力。正是王濛一次又一次这样的“真性情”,才一次又一次赢得人们的喜爱。

时间回到2006年,都灵冬奥会。

那一年王濛18岁,次代表队参加冬奥会。在女子500米短道速滑的赛场上,初出茅庐的她一骑绝尘,力克多位好手,拿下。

颁奖典礼上,兴奋的王濛还没等主持人念到名字,便跳上领奖台。

那时人们都为王濛的成绩喝彩,但她却不高兴。

后来,她真的在4年后做到了。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在女子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1500米的比赛中,她成功战胜数量众多的韩国好手,拿下3枚,成为短道史上个三冠王。

相较于她的天赋和实力,王濛,挺不狂的。

半决赛,大杨和崔恩景滑出了2分21秒多,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速度了。要知道10年后的2012年的世锦赛李坚柔的夺冠成绩才2分23秒多。决赛的时候,目标不是速度有多快,而是拿到冠军,所以成绩自然也就慢了。2002冬奥会前三:高几玄冠军,崔恩景亚军,老拉季军。小杨摔了,大杨太紧张了,导致无法运用自己的外道连续加速加速的能力,最终第四。要知道冬奥会之前,大杨的训练水平基本和男子一致,通常外道连续加速后,会达到男子速度。

一,苏翊鸣苏翊鸣,男,2004年2月18日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单板滑雪运动员。2018年,苏翊鸣入选跨界跨项单板滑雪集训队。 2019年,苏翊鸣代表山西队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并先后夺得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坡面障碍技巧冠军。 2021年,苏翊鸣在单板滑雪世界杯美国斯廷博特站上夺得个人赛冠军。 2022年,苏翊鸣获得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亚军,成为男子位单板滑雪奖牌得主。在2022年2月7日于张家口赛区进行的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选手苏翊鸣夺得银牌,书写冬奥历史。一、任子威任子威,1997年6月3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短道速滑运动员 。2014年3月,首次参加比赛的任子威获得世界青年短道速滑锦标赛男子3000米接力冠军 ;10月,任子威入选短道速滑队。2016年,任子威成为队位世界青年短道速滑锦标赛男子全能冠军 。2017年,任子威获得2017年札幌冬季运动会男子5000米接力冠军 。2018年,任子威获得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亚军 。2021年,任子威相继获得短道速滑世界杯日本站男子1000米冠军、短道速滑世界杯匈牙利站男子1500米冠军以及短道速滑世界杯荷兰站男子1500米冠军 。2022年2月,任子威与曲春雨、范可新、武大靖组成的队夺得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冠军,为体育代表团收获了该届冬奥会的首枚 。2022年2月7日,任子威以1分26秒768获得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军,实现了队在该项目上冬奥零的突破。

三、李文龙李文龙,2001年2月4日出生于辽宁省抚顺市,短道速滑运动员。2019年,李文龙进入短道速滑队。2020年12月,李文龙夺得在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男子1500米,首次获得全国比赛冠军。 2022年1月15日,李文龙入选短道速滑队参加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正式名单。 2月7日,在2022年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以1:29.7的成绩获得亚军,成为位在冬季奥运会上夺得奖牌的山东籍运动员。

最少也有个十几二十种吧,特别就是在手机上或者电脑上的


免责声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