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学网

网站首页 首页 > 考试试题 > 正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_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2024-06-03 09:32 考试试题 来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掌握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二年级的数学考试中应用自如。下面是我收集整理关于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_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_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1、一枚2分硬约重1( ),1千克=( )克。

2、在算式30÷5=6中,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

3、56里面有( )个8。

4、一个三位数,它的位是( )位。一个数的位是千位,它是( )位数。

5、5573的千位和百位上都是5,千位上的“5”表示( )个( ),百位上的“5”表示( )个( )。

6、由4,6,0组成的三位数是( ),组成的最位数是( )。

7、用两个3和两个0组成一个四位数,其中一个0都不读的是( ),只读一个0的是( )和( )。

8、一台电脑的售价是4988元,约是( )元。

9、括号里能填几?

5×( )<43 8×( )<70

10、在 里填上“>”、“<”或“=”。

4900克 5千克 1300-800 500

4859 4598 81÷9÷3 2×6+4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 ÷6=7…… 。 的值是5.。 ( )

2、和899相邻的两个数是900和901 。 ( )

3、三位数一定比四位数小。 ( )

4、一个苹果约重150克。 ( )

5、开窗户是在做旋转运动。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2、五五二十五这句口诀可以写( )道除法算式。

3、下面几个数,除以6没有余数的数是( )。

A 6 B 25 C 38

4、16÷4+4的结果( )16÷(4+4)的结果。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5、果园里有76棵苹果预设:它们有什么含义?有什么区别很联络?树,梨树比苹果树朵一些,梨树可能有( )棵。

A 65 B 131 C 85

四、计算题。(32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72÷8= 20+38= 0-500= 4×9=

50+70= 600+400= 63÷9= 81÷9=

2、用竖式计算。(6分)

45÷9= 33÷5= 23÷8=

3、脱式计算。(18分)

85-45+20 5×3+27 53-56÷8

27÷9×7 (53-17)÷9 8×(63-54)

二年级数学 应用题

西游记 神厨小福贵 喜洋洋与灰太狼 机器猫

每个 表示1人

1、完成下表

片名 西游记 神厨小福贵 喜羊羊与灰太狼 机器猫

人数

2、回答问题。

(1)、二(4)班一共有多少名女生?

(2)、喜欢看哪部动画片的人最多? 喜欢看哪部动画片的人最少?

(3)、请你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六、解决问题。(19分)

1、(4分)

2、饼干原来10元一包,现在优惠促销,3包24 元。现在每包多少元?现在每包比原来便宜多少钱?(4分)

3、购物。

面包每个6元 饼干每盒8元

花生每盘9元 糖果每盒7元

(1)、妈妈买了4盒饼干和1盒糖果,一共花了多少元?(4分)

(2)、妈妈付了100元,应找回多少元?(3分)

(3)、妈妈又用剩下的钱买了几盘花生,剩16元,妈妈买了几盘花生?

(4分)

(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4分)

二年级数学复习资料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 图钉长1(厘米)

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

跳绳长2(米) 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 教室长12(米)

筷子长20(厘米)

一棵小树苗高1(米)

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4、小华到邮局寄信。本市贴6角的邮票,外地贴8角的邮票。小华有1封信寄本市,3封信寄外地,一共要花多少钱?

教学目标: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的,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

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学生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

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

二、新授课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

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出示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④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

3.出示:15÷3=5

教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5除以3等于5)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

这一节课学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8页的做一做。

提问:一共有多少块饼干?平均分给几个人?每人分几块?怎样列除法算式?(要分的饼干是18块,除号前面写18;平均分给3个人,除号后面写3;每人分6块,等号后面写6)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8除以3等于6)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6)

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2.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1题。

练习时,可以增加一些除法算式卡片,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注意采用“开火车”“接力赛”“抽卡游戏”不同形式组织练习,让学生在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掌握知识。

3.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2题。

先让学生依据题意用学具卡片分一分,并交流分的结果。之后,让学生填写除法算式,并对照分苹果活动说出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促使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

提问: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平均分成2份)谁会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因为是把6粒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所以把要分的苹果的个数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给2只小熊,把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份是3,3写在等号的后面。)

4.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3题。

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因为它是把10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事。因此把要分的西瓜的个数10个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放在2个箩筐中,把平均分的份数2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个箩筐中装5个,5写在等号的后面。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36页的图形怎么剪

总之,用笔点出来1,在连线,再依次画出其他的点移动后的位置,一句话,即图形的线段的交点,数出移动的格数⑤教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2.首先确定平移图形的关键的点.再从某一个点开始。

3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先描点.把描出的个点用线段连起来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二、一二年级的计算简单,计算要求低,导致了现在的孩子计算和以前的孩子相比,了一大截。

失败乃成功之母,重复是学习之母。学习,需要不断的重复重复,重复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其实任何科目的 学习 方法 都是不断重复学习。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数学)

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一、填空题。(24分)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竖式除法

1、能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2、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有余数的除法

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积累正确的试商方法。

4、能用竖式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苹果(竖式除法)

1、掌握表内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一))

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会用竖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草莓(有余数的除法(二))

1、掌握正确的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一))

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派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二))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认识分米、毫米、千米

1、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

2、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

3、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

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之间的换算

1、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3、1米=100厘米或1m=100cm

4、1米=10分米或1m=10dm

5、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数学二年级学习方法的指导

指导方法一

一、重视计算:大家都知道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计算好能够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帮助。

三、家长可以每天让孩子做2分钟口算。一开始,2分钟内只能做完20道口算题,但之后孩子会越来越快,正确率越来越高。如果低年级不打好计算的基础,到了四五年级以后,小数、分数、方程都来了。这时候更加觉得数学难学了!

四、适当地学习奥数:很多所谓的奥数题并不难,而是方法巧妙,它更多的要求你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跳出思维的墙,帮助孩子丰富他们的知识面。

指导方法二

一、时间的掌握。这一学期,他们会接触到秒针,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对时间的学习。非常短暂的时间用秒来表示。这时候孩子换算单位的时候就是重点了,很多孩子不注意看看单位,容易出错。

二、时间段的计算。时间单位的换算搞清楚之后,要注意时间段的计算,这也是常出的一种题型,同样很重要。这时候孩子掌握24小时计时法既可以轻松解决这一种问题了。

三、倍数问题。倍数问题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找不到关系,就会不知所措,所以这时候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就一清二楚了。所以,教会孩子画图很重要,理清各数之间的关系。

四、三位数的加减法。在两位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孩子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并不太难,只是再列竖式时要注意孩子的书写,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并且一定要打上进位和退位符号,很多孩子很容易忘记自己有进位和退位。

指导方法三

1.每一堂课开始之前,必须要有简短的导入部分。有导入部分才是一堂完整的好课。注意:一般导入部分有好几个,设疑导入,激发兴趣;直观导入,直接进入主题;情景导入,引人联想。几分钟的导入不是很长,但是能够让学生能赶快进入这堂课的主题,一下子从内心吵闹进入认真听课。

2.当学生有不懂的地方,老师应该及时留意。下课后应该积极备课,开展一节复习课进行教学。或者在平时的时候穿插一个角色游戏便于学生加强对所学概念的理解。

3.低年级的学生教学应注意详细的讲解和准确的,以丰富的为主。注意:老师的教学应该进行直观性教学,老师尽量把一些复杂的概念讲的通俗易懂,多用一些和视频(教具)来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4.高年级的学生往往在解题的时候要注重知识点的多次讲解,往往高年级学生解题时要用到设未知数,圆柱,圆锥等体积和面积公式,或者流速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 二年级下册数学书上的知识点

★ 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2)

★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知识归纳(2)

★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知识归纳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整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下面是我收集整理关于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 下册期中试卷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题目

一、口算。

16÷4= 20÷5A 1 B 2 C 3= 36÷9= 35÷ 5 = 15÷ 5 = 35÷ 7 =

7×8= 27÷9= 35+55= 86–35= 86–25= 86–15=

48÷8= 54÷6= 7× 3= 5÷ 5= 5÷ 1= 25÷ 5=

64+9=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17–9= 83–73= 42÷7= 42÷6= 21÷7=

6×2= 32÷8= 21+3= 16÷2= 16÷4= 16÷8=

二、脱式计算。

72÷(52–44) 7 × 8–15 25 + 9×6 19 + 7 × 6

1、24÷4=( ),口诀:( ) ,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2、请在○里填上“+”、“ –”、“×”或“÷”。

8○2=6 9○3=3 6○6=36 6○4=10 18○2=9 35○7=5

3、请在□里填上适合的数。

4×□=28 □×6=42 56÷□=7 5×□=20 72÷□=9

4、有21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 ,可以摆( )个 。

5、56÷7和56÷8都可以用乘法口诀( )来计算。

(1)、32÷8=4 读作32除以8等于4。 ( )

(2)、拉抽屉属于旋转现象。 ( )

(3)、把28支铅笔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4支。 ( )

(4)、计算7×8和56÷7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 )

五、解决问题。

1、算一算,我们班现在有多少个同学?

2、一本 故事 书有75页,小刚已经看了33页。如果剩下的每天看7页,要几天看完?

3、一件衣服要钉9粒纽扣,7件衣服要钉多少粒纽扣?现在有45粒纽扣可以钉几件衣服?

4、小兔灰灰说:我拔了6个萝卜,小兔蓝蓝说:爸爸、妈妈和我都拔了9个萝卜,问小兔一家人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思维冲浪

二年级下册数学书上的知识点

A、认为育英小学的认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

二年级下册数学书知识点1

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 方法 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新 课 标 第 一 网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 被除数=商×除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数除=被除数÷商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书知识点2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 混合计算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书知识点3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百就是一千。

2、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就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4、数的组成: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二、100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与1000以内的数读法和写法相同。

3、最小两位数是10,的两位数是99;最位数是100,的三位数是999;最小四位数是1000,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的五位数是99999。

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整百、整千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2、估算:把数看做它的近似数再计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书知识点4

一、克和千克是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二、计量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克”作单位;

计量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三、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1公斤=2斤

1斤=500克 1斤=10两 1两=50克

四、估计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

教法:讨论、演示。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推理时,先根据条件确定必然情况,再用排除法确定其他情况。

如何学好小学数学的方法

一、恰当的 学习方法 和学习习惯

1、做好 课前预习 ,掌握听课主动权。课前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

2、专心听讲,做好课堂笔记。

3、及时复习,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4、认真完成作业,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及时进行小结,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因此,我们今后还要保持“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作业;经常进行阶段小结”的好习惯。

二、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推动你们学习的直接动力。华罗庚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我很高兴你们能够喜欢数学课,我希望你们在数学的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

三、坚强的意志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你们遇到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困难,你们能坚定信心,勇敢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这需要坚强的意志。满怀信心地迎接困难,奋力拼搏战胜困难,就是意志坚韧的表现。你们具有这种十分可贵的品质,在学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就会不灰心丧气;在取得好成绩时,也不骄傲自满,而是善于 总结 经验 教训,探索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奋勇前进。这样才取得了好成绩。

四、自信心与勤奋

数学家张广厚说:“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更不能投机取巧,只有勤奋地学习,持之以恒,才会得到的成绩。”你们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经过反复练习,你们确实取得好成绩了吧!

五﹑能做到沉稳冷静的备考,用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 做到沉稳冷静的备考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考试前不心浮气躁可以让你高速而有质量的复习。另外,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考试,能让你发挥正常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

二年级下册数学书上的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整合

★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学习方法

★ 二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 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万以内的数复习总结教案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二年级数学易错题难题整理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案

二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学习任何学科,不仅需要大量的记忆,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个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基本离不开背、记,练,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也是一样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四边形的认识》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如何学好

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

(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2、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如:300÷25÷4=300÷(25×4)

4、除法公式

(1)被除数÷除数=商

(2)被除数÷商=除数

(3)除数×商=被除数

5、被除数

除法运算中被另一个数所除的数,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数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小学二年级数学《四边形的认识》知识点

长方形与正方形

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4个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2、初步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与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1、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

2、初步了解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通过学生动手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 教育 。

教学重点

找出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四边形的特三、教材分析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如何学好 数学学习方法

二年级:拓展思路阶段

二年级的学生应把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 思维方式 作为一个长期学习的重点,而这个习惯都是从小就开始注重培养起来的。二年级的孩子在习惯上还比较有可塑性,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若是一旦不注意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以后等孩子大了要想再改就比较困难了。

1、数学入门越早越容易

现在数学在各种选拔以及小学六年级考试等方面越来越重要,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学习一些数学。对于今后希望在小学六年级中选择较好学校的学生,我们的建议是较早的学习相对是较好的。首先较早学习数学,数学的知识体系比较完整,不会存在六年级时还要补习 三年级数学 知识的情况。其次较早入门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入门难度相对较低。

2、兴趣最重要,起点是关键

不少四五年级希望开始学习数学的学生,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其实在低年级时曾经学过数学的,但因为当时学习听课效果不好便放弃了,到了高年级,迫于小学六年级形势又不得不学。对于这样的学生,学习数学是有一定阴影的,甚至有些学生抱定了自己不适合学数学的念头,有一定抵触心理。

所以既然家长决定低年级开始学习数学,一定要首先注意兴趣上的培养,帮助他们找到数学中引起他们兴趣的事情,比如数字游戏等等。

同时起点如果没有选好,孩子学得吃力,自然不会有兴趣,所以合适的课程选择也是家长要注意的。

3、一个好老师,一个好习惯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找一位孩子喜欢的老师就是学习的重中之重。一位好的老师能够让孩子迅速喜欢上课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课堂上,老师不仅是孩子的是师长,也是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们一起探讨问题,一起思考,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喜欢老师的同时喜欢数学。

二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 二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 人教二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

★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一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 二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整理汇总

★ 二年级下册数学书上的知识点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附参

如果说创新是成功的常青树,那么知识就是滋养的长流水;如果说潜能是创造力的根基,那么知识就是潜能的主要内容,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二年级下册数学书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这篇关于《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附参》,是 无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填空。

1、一千里面有( )个百。

2、940是由( )个百和( )个十组成的。

3、4个百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

4、2356是由( )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

5、写出下面各数。

2个百、5个十和6个一() 4个百和8个一()

6、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它们相()。

7、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它们相( )。

8、的三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它们相( )。

9、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10、一个四位数,它的位是()位。

11、一个梨重150() 一个南瓜重4()

一个排球重450() 一袋方便面重()

12、在○里填上“>” “<”或“=”。

2千克○2000克 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0克○3千克

13、找规律。

2 4 8 __14 22 ___ 44 58

14、按规律填空。

□■△__ __ □▲△□■

△▲▲■■□__ △▲

15、

一枚2分硬约重10()小明体重约30( )

一个鸡蛋重大约70()一个西瓜约重5( )

一块糖约重5( ) 一头山羊约重( )

一瓶矿泉水约重( )一碗米饭大约重100( )

16、

一只鹅重6千克

1只鹅的重量等于2只鸭的重量

2只鸭的重量等于3只鸡的重量

1只鸭的重量等于( )千克; 一只鸡的重量等于( )千克

17、9621=( )+( )+( )+( )

6080=( )+( )+( )+( )

4308=( )+( )+( )+( )

18、按顺序排列下面数字。

999 1080 10000 1290 2100

()<()<()<()<()

19、一列火车坐的人比一架飞机多得多,一架飞机坐的人比一艘轮船少一些。

()约能坐1500人, ()约能坐350人,()约能坐300人。

二、估算。

1、到大连,620元,火车票147元。乘火车比乘飞机大约便宜()元。

2、一本书一共有237页,看了200页,大约还有()页没看。

3、一年级150人,二年级170人。两个年级共需要()个一次性注射器。

4、冷饮店原有矿泉水528瓶,卖出184瓶,大约还有()瓶。上午卖出冰棒219根,下午卖出392根,今天大约卖出()根。

5、上海广播电视塔高468米,广播电视塔高405米。上海广播电视塔比广播电视塔大约高()米。

6、据统计,世界上有14座海拔超过8000米的高峰,又10座分布在喜玛拉雅山脉。其中珠穆朗玛峰是世界峰,海拔大约为8848米。其中近似数是( ),准确数是()。

7、录音机原价359元,现价231元,便宜约()元。

电视机原价965元,现价748元,便宜约()元。

三、解决问题。

1、电扇1、134元自行车1、289元

电扇2、278元自行车2、196元

电扇3、125元自行车3、315元

王老师有500元钱。可以买哪种自行车和哪种电风扇?

2、2袋洗衣粉,每袋800克;1袋洗衣粉重2千克哪份重一些?为什么?

3、小明到公园玩碰碰车。碰碰车3元/人,小明共花了12元。小明共玩了几次?

5、8个碗,14根筷子,可以分给几位客人?

6、我班有22名男同学,20名女同学。7名同学一组,全班可以分成几组?

7、①5双袜子16元,②1双袜子5元,③4双袜子12元,哪一种袜子便宜?

8、粮仓有麦子700袋,第二粮仓有麦子800袋,第二粮仓有稻谷1000袋。

①一共有多少袋麦子?

②麦子比稻谷多多少袋?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9、苹果:2元500克荔枝:8元500克

桃:1元500克西瓜:3元500克

香蕉:5元500克菠萝:3元500克

①买2千克苹果,2千克桃要多少钱?

②500克荔枝核0克西瓜要多少钱?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

10、剧院一共有400个座位。光明小学去看木偶戏。一年级去了197人,二年级去了201人。估算一下,二个年级同时看木偶戏能不能坐下?

11、一台电扇245元,一个电饭锅187元。妈妈有400元,买这两样东西够吗?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参

一、1(10),2(9)(4),3(490),4(2)(3)(5)(6),5(256)(408),6(999)(100)(899),7(9999)(1000)(8999),8(999)(1000)(1),9(百)(千),10(千),11(克)(千克)(克)(500克),12(=)(>)(<)(<),13(16)(31),14(▲)(■)(▲),15(克)(千克)(克)(千克)(克)(50千克)(1千克)(克),16(3千克)(2千克),17(9000)(600)(20)(1)(6000)(0)(80)(0)(4000)(300)(0)(8),18(999)(1080)(1290)(2100)(10000),19(火车)(轮船)(飞机)

二、1(70),2(40),3(320),4(340),5(60)

三、1(电扇1,自行车1-自行车3)或(电扇1,自行车3)或(电扇2,自行车1-自行车3),2(1袋的重些),3(4),4(3元),5(7),6(6),7(3),8(1500)(500),9(12)(23),10(能),11(不够)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

6.5×0.4= 56×1.33= 3.02×2.5= 2.6×1.8=

上新了,2021年秋季版:

2021人教版小学二年级1、组织数学游戏——猜价格/数学上册教学(含教学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教育改革指示精神以及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通过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为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特制订2021-2022学年度学期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二(1)班共有学生42人。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态度端正,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能力,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能积极思考、提出并解决一些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在分析问题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等方面也有所欠缺。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将采用分层激励机制,让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要求。这学期的重点是,抓好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及数学思维的培养。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及时监督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及情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比较明显的进步。

(一)教材结构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量与计量”“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上进行了合理搭配,依次安排了以下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观察物体(一),表内乘法(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等。

(二)主要内容分析

1.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在“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在孩子们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其中,“表内乘法(一)”是2—6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二)”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的关键是,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作,让学生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

2.空间与图形方面

本册教材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安排了“角的初步认识”和“观察物体(一)”两部分内容。其中,“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观察物体(一)”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

本册教材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搭配(一)”,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蕴含了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这部分内容,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量与计量方面

本册教材在“量与计量”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和“认识时间”。这部分内容和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生活中的量化发展“定量”思维,让孩子们更能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长度单位”是在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长度计量知识,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认识时间”是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

5.综合与实践方面

在“综合与实践”方面,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安排了“量一量,比一比”。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长度观念,提升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在比较修正测量结果的过程中,体会测量的本质,培养估测的能力,从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

更多详细内容word打印版,请见百度文库:

码字不易,如有帮助请采纳。


免责声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