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学网

网站首页 首页 > 志愿填报 > 正文

电流的磁效应是谁发现的 电流的磁效应是谁发现的哪国的

2024-06-03 09:28 志愿填报 来源:

电流的磁效应是谁发现的?

电流的磁效应是H.C.奥斯特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是M.法拉第发现的。

电流的磁效应是谁发现的 电流的磁效应是谁发现的哪国的电流的磁效应是谁发现的 电流的磁效应是谁发现的哪国的


电流的磁效应是谁发现的 电流的磁效应是谁发现的哪国的


奥斯特啊。电生磁:奥斯特。磁生电:法拉第。

法拉第

丹麦人。厄斯特

.奥斯特

谁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全名)级此人生平。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H.C.Oersted,1777-1851)

丹麦物理学家。1777年8月14日生于兰格朗岛鲁德乔宾的一个药剂师家庭。1794年考入哥本哈根大学,1799年获博士学位。1801~1803年去德、法等国访问,结识了许多物理学家及化学家。1806年起任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教授,1815年起任丹麦皇家学会常务秘书。1820年因电流磁效应这一杰出发现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1829年起任哥本哈根工学院院长。1851年3月9日在哥本哈根逝世。

他曾对物理学、化学和哲学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由于受康德哲学与谢林的自然哲学的影响,坚信自然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长期探索电与磁之间的联系。1820年4月终于发现了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即电流的磁效应。同年7月21日以《关于磁针上电冲突作用的实验》为题发表了他的发现。这篇短短的论文使欧洲物理学界产生了极大震动,导致了大批实验成果的出现,由此开辟了物理学的新领域——电磁学。

他是一位热情洋溢重视科研和实验的教师,他说:“我不喜欢那种没有实验的枯燥的讲课,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从实验开始的”。因此受到学生欢迎。他还是卓越的讲演家和自然科学普及工作者,1824年倡议成立丹麦科学促进协会,创建了丹麦第一个物理实验室。

1908年丹麦自然科学促进协会建立“奥斯特奖章”,以表彰做出重大贡献的物理学家。1934年以“奥斯特”命名CGS单位制中的磁场强度单位。1937年美国物理教师协会设立“奥斯特奖章”,奖励在物理教学上做出贡献的物理教师。

丹麦物理学家谁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磁现象与电现象是被分别进行研究的,特别是吉尔伯特对磁现象与电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对比后断言电与磁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没有什么一致性。

之后,许多科学家都认为电与磁没有什么联系,连库仑也曾断言,电与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实体,它们不可能相互作用或转化。但是电与磁是否有一定的联系的疑问一直萦绕在一些有志探索的科学家的心头。

电流的磁效应(通电会产生磁):奥斯特发现,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非磁性金属通以电流,却可产生磁场,其效果与磁铁建立的磁场相同。通有电流的长直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

在通电流的长直导线周围,会有磁场产生,其磁感线的形状为以导线为圆心一封闭的同心圆,且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互相垂直。

用右手握住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所以必须是直流电,电流的方向,在导线中是由正极到负极),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即为磁力线的方向或磁针N极所受磁力的方向。

你知道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谁吗?

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下小磁针的偏转现象从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1820年4月,有一次晚上讲座,奥斯特演示了电流磁效应的实验。当伽伐尼电池与铂丝相连时,靠

近铂丝的小磁针摆动了。这一不显眼的现象没有引起听众的注意,而奥斯特非常兴奋,他接连三个月深入地研究,在1820年7月21日,他宣布了实验情况。

奥斯特将导线的一端和伽伐尼电池正极连接,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当导线另一端连到负极时,磁针立即指向东西方向。把玻璃板、木片、石块等非磁性物体插在导线和磁针之间,甚至把小磁针浸在盛水的铜盒子里,磁针照样偏转。

奥斯特认为在通电导线的周围,发生一种“电流冲击”。这种冲击只能作用在磁性粒子上,对非磁性物体是可以穿过的。磁性物质或磁性粒子受到这些冲击时,阻碍它穿过,于是就被带动,发生了偏转。

导线放在磁针的下面,小磁针就向相反方向偏转;如果导线水平地沿东西方向放置,这时不论将导线放在磁针的上面还是下面,磁针始终保持静止。

他认为电流冲击是沿着以导线为轴线的螺旋线方向传播,螺纹方向与轴线保持垂直。这就是形象的横向效应的描述。

奥斯特对磁效应的解释,虽然不完全正确,但并不影响这一实验的重大意义,它证明了电和磁能相互转化,这为电磁学的发展打下基础。

2、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磁铁穿过闭旦郸测肝爻菲诧十超姜合线圈时,线圈中有电流产生从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迈克尔·法拉第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的学生和助手,他的发现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是麦克斯韦的先导。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进而得到产生交流电的方法。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发明了圆盘发电机,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个发电机。

3、伽利略从实验中总结出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等。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许多臆断,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反驳了托勒密的地心体系,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 。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纯属思辨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4、1665至1667年间、牛顿已在思考引力的问题。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 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

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曰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进而思考: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 快,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

牛顿认为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太阳具有 巨大无比的吸引力。 经过一系列的实猃、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

牛顿进 而掲示了字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 就越小。这就是经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5、瓦特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就问祖母说?什么玩艺使壶盖跳动呢”

祖母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 瓦特没有满足,又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是什么东西推动它吗?" 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没有功夫答对他,便不耐烦地说:"不知道。小孩子刨根问底地问这些有什么意思呢。"

连续几天,每当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摹地,壶里的水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好象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的。

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调羹遮在水蒸汽喷出的地方。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这水蒸汽的力量还真不小呢。

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机改成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后来又经过多次研究,于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机的试制工作。机器上有了联动装置,把单式改为旋转运动,完善的蒸汽机。

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

答案: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1820年7月21日,奥斯特写成《论磁针的电流撞击实验》的论文,是一篇极其简洁的实验报告。奥斯特在报告中讲述了他的实验装置和60多个实验的结果,从实验总结出:电流的作用仅存在于载 流导线的周围;沿着螺纹方向垂直于导线;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可以穿过各种不同的介质;作用的强弱决定于介质,也决定于导线到磁针的距离和电流的强弱;铜和其 他一些材料做的针不受电流作用;通电的环形导体相当于一个磁针,具有两个磁极.

电流的磁效应是(  )发现的. A. 奥斯特 B. 富兰克林 C. 楞次 D. 洛伦兹

A、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故A正确.

B、富兰克林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了尖端放电现象,并在1753年发明了避雷针;故B错误.

C、楞次提出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即楞次定律;故C错误.

D、洛伦兹发现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故D错误.

故选:A.


免责声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