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学网

网站首页 首页 > 专业解读 > 正文

乒乓球比赛的ppt 乒乓球比赛总结ppt

2024-06-03 09:34 专业解读 来源: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及感悟视频演讲稿PPT分享

邓亚萍的 励志 故事

乒乓球比赛的ppt 乒乓球比赛总结ppt乒乓球比赛的ppt 乒乓球比赛总结ppt


乒乓球比赛的ppt 乒乓球比赛总结ppt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是排名世界时间长的女运动员,成为蝉联奥运会乒乓球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进入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奥委会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奥委会总部做客

邓亚萍在剑桥大学读书的励志故事

每天凌晨5点起床攻读

1998年2月26日邓亚萍怀着复杂的心情,飞向剑桥。对她来说,这自然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但却又是一个艰难的起步。

“第二天就是开学上课的日子,全班一共9个同学,教室不大,9张课桌椅向着黑板,摆成半圆形。老师先让大家做自我介绍。接下来给每人发了两张讲义就开始讲课,课堂上没什么纪律,讲解方式也很随意,老师一边讲课,同学们一边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问题。我在云山雾罩中上完了课。四五个星期过去了,每天十五、六个小时的付出,但收效并不大,英语水平的提高也不显著。作为一个插班生要赶上其他同学困难太大。加上没有教材,每次上课才能拿到老师发的讲义,这种教学方法也很难让我适应。”

“生活的环境也不尽如人意。到英国 留学 的留学生,多数都是住在学校所安排的英国人家里,我也不例外。本想住在英国人家里,一来可以更多地了解英国的风俗民情,二来可以有更多的英语会话机会。但是我所居住的这个女房东家,距学校太远,而且房费伙食费很高,每月除了要交200多英镑房租,还要交100多英镑饭费,两项合起来每月的支出约合将近5000元。对于自费到英国上学的我来说,惜金和惜时同样重要。”

“记得当我头一次穿着防雨运动衣,骑着自行车到学校时,许多同学见了都大为不解:怎么世界冠军还骑自行车来上学?是啊,世界冠军也是凡人,我的所有,是我用汗水换来的,它来之不易,我必须十分珍惜它。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困扰着我,我急切盼望能改变这种状况。”

“刚到英国不久,我想往家寄点钱,然而到邮局拿了单子,却不知如何填写,邮局的人在单子上指指点点,我却一脸茫然,我站在邮局前,两眼发呆,我能怎么办?问谁去?问了,自己还是听不懂,后,只好悻悻而归。”

“开学前,为了让我熟悉一下环境,房东开车送我去学校转了一圈。第二天人家不送了,我虽然买了辆自行车,却找不到上学的路了,七拐八拐,赶到学校已经上课了。一向守时的我成了迟到生。我急得迸出几个单词解释,然而解释不明白,那滋味,那窘迫,现在都忘不了!”

邓亚萍就读的纽汉姆学院是隶属剑桥大学的一所小学院,类似于国内的语言进修学院。这里的学生主要以外国留学生为主,而邓亚萍是来自内地的留学生。

“刚到剑桥的那段时间,我虽然比较刻苦,效果却不明显。我知道,这是因为自己的语言基础还相当薄弱,要想在剑桥这个精英云集的学府里站得住、学得好,更需要全力以赴地去拼搏。做学问与体育训练一样,没有任何捷径可寻,更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儿,一切靠自己去拼去搏吧。”为了赶功课,邓亚萍起早贪黑,每天只睡几小时。

“开始的一两个月之内,根本听不懂老师在上面讲什么,我把老师所有写在黑板上的东西照抄一遍。回到家里以后,自己再翻字典,再看。每天的生活比较单调,上课时间是四个半小时。下了课还有很多作业,吃饭对我来说好像都很费事,中午休息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我一般都不回宿舍,就是吃上午带去的三明治,然后看一会儿书。晚上经常吃的东西就是自己做的方便面条加青菜、西红柿和鸡蛋。几乎每天都要学习到12点才能睡觉。”

虽然基础比其他同学,她总是不甘心,想超过别人。这种好胜的 心理 后来才慢慢开始转变:“毕竟基础不同,从运动员到学生是一个非常大的转折,学习上升也要有个过程。”

回到清华,邓亚萍的题目是《国球的历史及发展》。从开题报告、到次提交论文、以至论文的终修订,邓亚萍不仅每一项都达到标准,而且步步提前,赶在时间表前完成。

“我终于戴上了学士帽,在毕业典礼上,我用流利的英语向老师致词。”

邓亚萍在诺丁汉大学读书的励志故事

一看她学习的劲头就知道她是世界冠军

2001年9月,邓亚萍从清华走进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原本更喜欢剑桥,那里风景可人,令我心醉。可我还是投奔了诺丁汉大学,因为诺丁汉大学有全英国棒的外语系。”

“导师对我不太了解,似乎有些不放心,担心一个运动员能否完成学业。我恳切地对导师说:我可能比您的其他学生基础要,请你多费心了,别人能听懂的课程,我可能要两次甚至多次,别人需要一年,我可能需要一年半甚至两年。但不管费多少力、多长时间,我都要把学业拿下来!我是那种很要强,性子也很犟的人,因此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好。”

“在英国,修硕士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类似于应试教育。就是上一门课考一门,直到通过所有课程;另外一种是跟导师做课题研究,研究结束后做论文,如果论文通过就可以毕业,我采取的是第二种办法。比语言更难的是这里的学习方式,和国内真是大不一样。我有自己的导师,但并不经常见面。往往是他给我提供一个阅读书目清单,我自己到图书馆或大学找书,然后阅读。有了问题才和他预约见面、答疑。开始时,我很不习惯这种方式。而且我修的方向是‘当代研究’,一个似乎和体育无关的冷门专业,即便图书馆里也不一定有相关材料。这样,我就必须在不同的图书馆和大学里去找。不过,现在看来,这也是我在国外学习的重要收获之一。新的学习方式让我学会了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找到实现目标的办法。”

“打球的时候,视力两眼都是1.5,上学以后下降得很快,现在有一只眼已经0.6了。学习和打球相比完全是两码事,睡眠不足,上课总是犯困,眼睛睁不开,越坐越困,恨不得用根棍儿把眼皮撑起来。可对面坐着的是老师,你又不可能睡觉,更不可能溜号。刚开始时这种感觉特别明显,后来慢慢适应了这种生活,知道该怎样安排好作息,找到一些规律。”

“我的研究课题是《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例子用的就是女子乒乓球队。为了研究这个课题,我阅读了一些对女运动员的研究材料,大部分是外国人写的。这些外国人并没有真正了解女运动员的生活和成长经历,因此他们的研究并不到位。我希望能够从我开始,有人真正关注妇女和女运动员的研究。我也希望通过在国外学习,在工作中便可以尽量避免由于东西方文化异而引起的误会,以便更好地介绍,让世界了解。而在体育界,能让人理解你的见解,接纳你的主张并非易事。”

学习上的她拿出打球时的劲头。按说老师安排的课程已经呈饱和状,每周天天有课,周末的作业也不轻松,做罢作业还要准备下一周的课,周而复始。可她还是觉得“吸收”得不够。

也难怪,她心里真的是着急。邓亚萍刚撂下球拍儿,就成了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一位年轻的委员,她恨不得赴会时能立马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于是,这位乒乓球世界冠军心底悄悄萌生着愿望早一点进入高级班,明年向Master(硕士学位)进军。

在诺丁汉大学上课的过程中,邓亚萍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抢着发言。老师用开玩笑说从她学习的劲头可以看得出她是一个世界冠军。“下了课,我必须匆匆赶到另一个老师那里去做个别辅导,这是学校针对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同而特别安排的单独辅导时间。每次出去开会之前,我的老师都会帮助我准备发言材料,纠正我的语音语调和演讲的方式方法。另外学校还专门为我开了一门课,教我如何用英语进行采访。在学校我过着典型的大学生三点一线式生活,和校园里那些普通的女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硕士学位我非拿不可,而且一定要在国外的大学里拿到。”那样的话,在的奥运会冠军当中,她可能又拿了一项。作为诺丁汉大学的一名学生,邓亚萍每天的时间表比较紧。“除了上语言系的课,还要上英语系的课。下了课还有很多作业,中午休息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

邓亚萍在奥委会的励志故事

“过语言关对我来说还有着另外的意义。当时我是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同时还负责乒联的一个项目,如果你没有办法跟别人交流,那么一切都是零。同时还有一个公众形象,就是说我毕竟代表着,同时代表着运动员,所以精神风貌是很重要的。”

一年后,邓亚萍面对严格的考官,用英语宣读了3万5千字的论文——《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以翔实生动的材料和清晰有力的论点论述了妇女及妇女体育的巨大发展和变化。临场考官的一致结论是:无条件一次通过!2002年12月22日,她如愿获得硕士学位。先生称赞她“拥有了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至此,从1997年进入清华大学起,邓亚萍已在校园度过了近六个春秋,并将自己当年的小学“学历”变为研究生学历。邓亚萍坦言,从运动员到学生,尤其是一个留学生,她付出的努力并不亚于打球。“从对英语一窍不通到熟练地用英语与交流,从人生地不熟到朋友遍英国,从开始时的迷茫到后来的迎接挑战,每一步都走得很辛苦。但海外生活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真正了解了世界。”

其间,她还作为申奥成员,赴莫斯科为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作了贡献。

2001年7月13日,邓亚萍用流利的英语向奥委会委员呼吁:请给运动员一个机会,让我们奥运会的东道主!

知识,没有止境。2002年,她如同一个长跑运动员,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新的拼搏——满怀信心地攻读剑桥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2008奥运会对当代的影响”,邓亚萍的“研究”又得以继续下去了。

2003年2月24日,正在剑桥攻读博士的邓亚萍又回来了,在奥组委,新的忙碌又开始了。“我在剑桥的导师彼德·纽伦是一位世界经济学家,已经研究经济30余年,他深知2008年奥运会对拉动经济的重要性,会有极高的经济研究价值,他认为我回国,不仅能为祖国服务,也能为论文收集手珍贵材料,因此,他特批我回国边工作,边学习。未来的工作很艰苦,但这是非常好的机会。”

2004年的春节期,她为了赶写剑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放弃了与亲人的团聚,买来一堆速冻饺子,每天的水饺餐伴她度过了日。

“有人可能觉得我这是自讨苦吃,甚至有人说你的荣誉多得一大把,不攻读什么学位,后半生照样可以过得不错,即使读学位也不必那么辛苦,甚至不妨找个‘’代笔写论文。但我读书上大学可不是为了‘镀金’,我上学只是要圆自己的读书之梦。我从自己与外国朋友交往中深切感受到知识缺乏、交流不畅。尽管基础,我不想投机取巧走捷径,更不要说我就读的清华、剑桥等知名大学治学严谨,容不得弄虚作!”

饺子可以速冻,人才却难以速成。邓亚萍学业上的成功与打乒乓球的辉煌,其实并非得益于她具备多大的天赋。恰恰相反,无论学业还是打球,她都是在先天条件不大有利的情况下,靠坚忍不拔的毅力,靠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

“我现在依然是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体育与环境委员会和改革委员会三个委员。特别是运动员委员会,委员都是很有名的奥运会冠军,都有自己代表的权益,很长一段时间我是的委员,因此我不仅代表,而且还是的代表,有为和第三世界运动员争取权益。”在邓亚萍的努力下,运动员委员会已经向奥委会执委会提出在推举奥委会委员时必须有一名(共8人)委员的建议。

而她在剑桥的博士学业也已经到了第二年,谈到学业,邓亚萍说:“难啊,真是太难了,感觉压力很大。一天到晚就是绷着,所以感觉特别辛苦。但我要感谢当学生的这段经历,因为它让我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找到了自己新的价值。如果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冠军是我乒乓球生涯的三大满贯,那么在清华获得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取得剑桥博士,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

拼搏、拼搏、再拼搏!无论是做运动员还是做学生,邓亚萍对自己的要求都几近苛刻:“必须做好,我没有理由做不好!”这就是一份自信!

乒乓球团体赛比赛顺序

乒乓球团体赛比赛顺序

乒乓球团体赛比赛顺序。乒乓球是老少皆宜的运动,很多人都喜欢打乒乓球,乒乓球团体赛,是一种由若干场个人比赛组成的集体竞赛项目,比赛中也是要讲究比赛规则的。下面一起来看看乒乓球团体赛比赛顺序及相关内容。

乒乓球团体赛比赛顺序1

团体赛的形式是:

(1)五场三胜制。一、二、四、五场为单打,第三场为双打。

(2)一个队由三名运动员组成,每名运动员出场2次。

(3)比赛顺序是:

主队 客队

场 A —— X

第二场 B —— Y

第三场 C+A或B —— Z+X或Y

第四场 A或B —— Z

第五场 C —— X或Y

(4)在打完前两场比赛后再确定双打运动员的出场名单。

(5)A或B及X或Y如果参加了双打比赛,就不能参加后面的单打比赛;不参加双打比赛的运动员才可以参加后面的单打比赛。

乒乓球团体赛比赛顺序2

乒乓球团体赛的比赛顺序是:场。A(主力)-X(次主力)、第二场B(次主力)-Y(主力)、第三场C(三号)-Z(三号)第四场A-Y、第五场B-X。

乒乓球团体比赛规则形式,是采用世界锦标赛乒乓球团体比赛规则的比赛方法中的5场3胜制(5场单打),一个队由3名运动员组成,分出主客队,主队3名运动员代号分别为A、B、C;客队3名运动员代号分别为X、Y、Z。

除了上述的比赛顺序外,也有采用一个队由2、3或4名运动员组成的5场3胜制,其乒乓球团体比赛规则顺序是:A—X、B—Y、双打、A—Y、B—X。

团体赛中每场比赛一般采用5局3胜制,单项比赛有采用7局4胜制,或5局3胜制。每局比赛使用11分制。不论团体赛或单项比赛,在一局比赛中,均以先得11分方为胜方,打到10平以后,先多得2分者为胜方。

一场竞赛每场竞赛由单数局组成。一场竞赛应连续进行,但在局与局之间,任何运动员都有权要求不超过2分钟的休息时间。

乒乓球团体赛比赛顺序3

乒乓球规则

兵乓球的规则那主要是发球和接球以及方位的不同,同时按照次序然后进行发球才能保证正确合理的发球环境的也是可以把球进行很好的发出,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只有了解了发球的规则才能更好的`玩好兵乓球。

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选择

1、选择发球、接发球和场地的权力应通过选择硬的正反面来决定。选对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

2、当一方运动员选择了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了场地后,另一方运动员应有另一个选择的权力。

3、在每获得二分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到该局比赛结束,或者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10分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和接发球次序仍然不变,而且每人只轮发一分球。

4、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的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单打决胜局中当有一方满5分时应交换方位。

发球、接发球次序和方位的错误处理

1、裁判员一旦发现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根据场上的比分由应该发球或接发球的运动员发球或接发球;在双打中,则按发现错误时那一局中首先有发球权的一方所确立的次序继续进行比赛。

2、裁判员一旦发现运动员应交换方位而未交换时,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根据场上比分纠正运动员所站的方位后再继续比赛。在任何情况下,发现错误之前的所有得分均有效。

3、当发球者发出的球触碰到网,叫“擦网”裁判应令发球者重新发球,若连续擦网两次则是犯规,计分者给予扣分。

作文《社团一乒乓球》ppt

大家都一定很喜欢运动吧!比如什么足球、篮球、网球什么的,但是我喜欢的就是我们的“国粹”乒乓球。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我们全家都是乒乓球的爱好者和参与者。在我很小的时候,每每逢乒乓球赛事,我们全家都坐在电视机前,为队加油,为世界各国的选手喝彩,当我国的运动员打出一个好球,全家人都异常兴奋,每当我国的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都为之欢呼。幼年时,乒乓球已经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校鼓励我们参加各种体育兴趣班。爸爸对我说:“你报乒乓球班吧,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我希望你能学好它,一是锻炼身体,二是学好了还可以为国争光。”年幼的我虽然不懂为国争光的意义,但从爸爸的目光中我懂得了许多,我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乒乓球班。我认为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为了让我好好练球,爸爸给我买来了标准的球拍,还买了球鞋和运动服。我们家买了一张乒乓球台放在三楼,全家人都可以练习打球。在我次去上乒乓球课的时候,爸爸妈妈一起把我送到学校,教练说了许多鼓励的话,现在记不起当时说的什么了,他的话增加了我对乒乓球的兴趣。在训练班里。教练从基本的动作教我们,然后通过观察老球员的姿势培养我们的感觉。次训练结束后,我对爸爸说:“我太喜欢乒乓球了。我以后离不开它。”

从此以后,我开始了充满喜悦和艰辛的打球生活。每天下午放学以后,我都要到南院的乒乓球馆去打球,休息日也要去训练。无论严寒酷暑,我从不间断。因为在我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形象在鼓励着我,鞭策着我,那就是乒乓球奥运冠军——邓亚萍阿姨。在我刚学乒乓球的时候,爸爸就给我讲邓亚萍阿姨的故事:邓亚萍阿姨从很小就打乒乓球,当时她的自身条件并不被教练看好,作为乒乓球运动员,身材矮会影响成绩,但是邓亚萍阿姨怀着雄心壮志,一种常人难以达到的意志,苦苦练了十几年,终于成为了世界冠军,这是所有人的骄傲,更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

由于我对乒乓球的热爱和执着,也让我的学球路上多了一份动力,少了一份懒惰。每次拿起球拍我就精神抖擞的迎接对手,打赢了,我不骄傲。失败了,我就虚心向教练和学员请教,仔细观察对手的动作,努力学习别人的技术,争取以后取得优异的成绩。现在,我们全家都爱打乒乓球,我的技术足可以当妈教练了,每逢周末或节日我们全家都要打上几场比赛,既锻炼身体,又活跃了家庭气氛。

我长大要当一名非常棒乒乓球选手,我要参加奥运会为祖国争光,让国外对我们刮目相看。

中班科学课件:《乒乓球》

【 #课件# 导语】课件设计和运用,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做的得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如若枯燥乏味的课件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精心设计好一个课件,因势利导,就能紧扣学生的活动心理,活跃其思维,增强其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中班科学课件:《乒乓球》,欢迎阅读与借鉴。

中班科学课件篇一:《乒乓球》

活动目标:

1、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2、知道瘪的乒乓球受热恢复原状的办法。

3、培养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若干乒乓球、空玻璃杯、热水、吹风机、筷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认真观察实验。

活动难点:

理解瘪的乒乓球重新变圆的办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乒乓球。

1、小朋友们玩过哪些球或见过那些球啊?(举手回答)

2、老师给大家到来了很有趣的球,认识的小朋友就大声喊出它的名字吧!

3、那么它跟小朋友们认识的篮球比怎么样啊?有什么不同和一样的地方啊?(利用比较了解乒乓球的大小、轻重)

4、可以找小朋友掂掂拍拍篮球在拍拍乒乓球。

5、小朋友们比较的非常好,那么如果老师给你一个乒乓球你想怎么玩啊?(师范给大家看)

二、实验。

1、小朋友们玩的很高兴,可是老师这里有一瘪的乒乓球在哭泣说:"我不小心被踩瘪了,谁能帮助我呢?"

2、小朋友们快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让它变回原来的样子呢?(小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

3、小朋友们真棒,积极动脑筋想问题。

4、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能不能帮助它呢?

5、看看老师准备了什么?(幼儿说出准备的材料)

6、那这些有什么用呢?老师要做什么呢?(引发幼儿兴趣)

7、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小实验,仔细看哦!

8、老师这里有一个空玻璃杯,把瘪的乒乓球放进杯子里然后倒入开水,想想开水倒进去后会发生什么呢?乒乓球会不会在水底不出来了呢?哇!原来乒乓球浮在了水面上(过一小会)老师现在要用筷子取出乒乓球,小朋友们想想老师为什么不直接用手去拿呢?(幼儿说出里面是热水,直接用手很危险,倒入开水环节也会涉及安全问题)

9、咦,乒乓球瘪的地方怎么不见了呢?哪里去了呢?(幼儿说出瘪的地方鼓起来了)乒乓球又变得圆圆的了

10、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倒入开水后,乒乓球就变回原来的样子了呢?(小朋友们猜想)

小结:乒乓球的肚子里都是空气,瘪的时候空气被挤得压在了一起,用开水烫,里面的空气感觉很热,肚子里的空气开始膨涨就是越来越大,瘪的地方就撑起来了,所以乒乓球又圆了

11、小朋友你们学会这个办法了吗?

活动延伸:

会跳舞的乒乓球。

1、乒乓球变圆了很开心,它说:"谢谢小朋友,我要给你们跳支舞"

2、乒乓球会跳舞好神奇啊!小朋友们想看吗?

3、拿出吹风机,吹风机把乒乓球吹起来并在空中跳舞

4、乒乓球跳的好看吗?我们来给它鼓鼓掌

5、小朋友们把会跳舞的乒乓球告诉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一起分享好不好?

小结:小朋友们今天的课《有趣的乒乓球》你们开心吗?那我们以后多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好不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让我们跟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中班科学课件篇二:《乒乓球》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2、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3、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4.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科学在于探索,科学在于发现,其实,有些我们无需说得过于清楚,孩子们只要在实践中多看、多学、多玩,他们便能知道这其中的奥秘,一些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需要一份英语PPT演讲稿,介绍自己的一个兴趣爱好。是介绍关于乒乓球或者羽毛球的。3-5分钟即可。

Hello, I am a sixth grade elementary student, I am the joyful Geminigirl, this year 13 years old. Must ask our family has how many members, I can say: Four. Besides hasthe love I father and mother, I he also raised a dog, is a spot dog,is called Tony. Did not look I am a girl, but I actually he the hobby which manyboys all has - to play the soccer. Whenr 课余时间, I always canon approximay very many people, toger play the soccer. Besides plays the soccer, I also he a big hobby - slippery rollerskating. I starts from four years old to study. If you must study, maydo obeisance me is the teacher! Certainly, I super like English. Because I thought English is one kindis very interesting, fills the mystical language. Study English hasalso brought the infinite pleasure to me. Therefore, I certainly canstudy English well. Today very happily does for rybody introduces oneself. Thanks!


免责声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