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学网

网站首页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悠悠岁月

2024-06-03 09:25 综合新闻 来源: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谁

安妮·埃尔诺。

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悠悠岁月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悠悠岁月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6日,瑞典文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以表彰其在文学上的成就。

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称,“她以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限制”(“for the courage and clinical acuity with which she uncovers the roots, estrangements and collective restraints of personal memory”)。在她的写作中,埃尔诺始终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了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存在巨大异的生活,她的创作之路漫长而艰辛。

个人

安妮·埃尔诺,1940年出生于法国滨海城市利勒博纳,先后就读于法国鲁昂大学和波尔多大学。1974年,她曾凭借自传体《清空》(Les Armoires vides)开始文学生涯。1984年,她出版另一部自传体《位置》(La Place),荣获法国雷诺多大奖。其作品几乎来自她个人的亲身体验,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及私人意味。

写作上,安妮·埃尔诺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无人称自传”,她被认为是“情感的简约主义者”,但也有人形容她是“情感大军的统帅”。

诺贝尔文学奖都有哪些人获奖?

截止2019年5月份(2018年未颁奖,2019年未公布),一共11个,分别是: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约翰·高尔斯华绥、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伯特兰·罗素、温斯顿·丘吉尔、埃利亚斯·卡内蒂、威廉·戈尔丁、维·苏·奈保尔、哈罗德·品特、多丽丝·莱辛、石黑一雄。

1、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英国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营房谣》、《七海》,集《生命的阻力》和动物故事《丛林之书》等。

1907年吉卜林凭借作品《基姆》获诺贝尔文学奖 ,当时年仅42岁,是至今为止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理由:“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2、约翰·高尔斯华绥

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hy 1867-1933),英国家、剧作家。20世纪初期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高尔斯华绥于1867年生伦敦,曾在牛津大学读法律。1904年《法利赛人》出版,首次引起注意。30岁时发表处女作《天涯海角》。

1906年,高尔斯华绥完成长篇《有产业的人》,为他获得杰出家声誉。1932年荣膺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1933年,约翰·高尔斯华绥逝世,享年66岁。

代表作品有《福尔赛世家》三部曲(《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和《现代喜剧》三部曲(《白猿》《银匙》《天鹅曲》)。

3、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通称T·S·艾略特),英国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诗歌现代派运动。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斯。

艾略特曾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和比较文学,接触过梵文和东方文化,对黑格尔派的哲学家颇感兴趣,也曾受到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1914年,艾略特结识了美国诗人庞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来到英国,并定居伦敦,先后做过教师和银行职员等。1922年发表的《荒原》为他赢得了声誉,被评论界看作是二十世纪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被认为是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1927年,艾略特加入英国国籍。1943年结集出版的《四个四重奏》使他获得了194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晚年致力于诗剧创作。1965年艾略特在伦敦逝世。

代表作品有《荒原》、《四个四重奏》等。

4、伯特兰·罗素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1970年),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罗素出身于曼摩兹郡一个贵族家庭。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曾两度在该校任教。1908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并被授予英国嘉行勋章。

1967年组织了斯德哥尔摩罪犯审判法庭,谴责美国在越南的政策。1970年在威尔士的家中。

5、温斯顿·丘吉尔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伦道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1874年生于英格兰牛津郡伍德斯托克。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重要的之一,英国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他写的《不需要的》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6卷、《英语民族史》24卷等。

丘吉尔是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数量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人物》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曾荣获诺贝尔提名。

参考资料来源: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有那些?说明年份!

有:1930年辛克莱·刘易斯,1936年尤金·奥尼尔,1938年赛珍珠,1949年威廉·福克纳和1954年欧内斯特·海明威。

1、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是美国作家。1914年,他的第一部《我们的瑞安先生》问世。主要作品有街道、巴比特、阿罗史密斯等。

2、尤金·奥尼尔(1888年10月16日-1953年11月27日)是美国剧作家、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和美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有《琼斯》、《大猩猩》、《天涯海角》、《悼念》等。

1888年10月16日生于纽约。1906年他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一年后因违反校规而被开除。1920年奥尼尔的《地平线之外》在百老汇演出,并获得普利策奖,确立了他在美国戏剧中的地位。

1929年耶鲁大学授予他文学荣誉博士学位。从那以后,他一直住在远离海岸的乔治亚岛上,致力于写作。他在193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奥尼尔于1953年11月27日在波士顿逝世。

3、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1897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美国文学史上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原因为“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他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与120多篇短篇,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其主要脉络是这个县杰弗生镇及其郊区的属于不同阶层的若干个家族的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1800年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世系600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在各个长篇、短篇中穿插交替出现。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喧哗与骚动》。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街》、《巴比特》、《阿罗史密斯》等。1930年作品《巴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由于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动人的叙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

尤金·奥尼尔(1888~1953)美国剧作家。主要剧作有《天边外》、《安娜·克利斯蒂》、《无穷的岁月》和自专性剧作《长夜漫漫路迢迢》等。1936年作品《天边外》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地的房子》三部曲:《大地》《儿子们》《分家》《母亲》《爱国者》《龙种》等。1938年作品《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她对于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威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等。1949年作品《我弥留之际》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尔鸣》、《老人与海》等。1954年作品《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珍珠》和《烦恼的冬天》等。1962年作品《人鼠之间》“通过现实主义的、寓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的敏感观察”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撒旦在戈雷》、《卢布林的魔术师》、《奴隶》等。1978年作品《魔术师·原野王》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他的充满的叙事艺术,这种既扎根于波兰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苏裔美籍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韵文与诗》、《山丘和其他》、《悼约翰·邓及其他》、《驻足荒漠》;散文集《小于一》等。1987年《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或是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及浓郁的诗意”

托尼·莫里森(女)(193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宝贝儿》、《爵士乐》等。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免责声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