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学网

网站首页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无锡市艺术类高考政策出台 无锡艺校能高考吗

2024-06-03 09:33 综合新闻 来源:

2024年艺考高考政策

对于艺考生,视情况而定,可能需要回学校参加高考,也可能不需要。

2024年艺考高考政策如下:

无锡市艺术类高考政策出台 无锡艺校能高考吗无锡市艺术类高考政策出台 无锡艺校能高考吗


大力推进艺术类专业分类考试。积极扩大省级统考范围,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不断提升省级统考水平和质量。严格控制校考范围和规模,建立健全校考高校和专业准入退出机制,科学合理确定校考形式,严格控制现场考试规模。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

优化艺术学科专业布局,综合考虑高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就业状况等,合理安排招生。对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予以调减或艺考不会取消停止招生。

2024年起,将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人才选拔培养要求,对艺术类专业分三类进行录取,逐步提高文化成绩要求,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倾向。

如何应对艺考改革政策

说到文化课不能,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文化课不,为什么还要参加艺考?”首先,艺考和普通高考是两个维度。喜欢艺术就参加艺考,和喜欢理科就报理科,喜欢文科就报文科一样。

其次,如果你喜欢艺术,而你的文化课又比较好,那你走艺考就有机会上十一大音乐学院、六大艺术学院、中传、央戏、民大这类的好大学,而你参加普通高考可能只能上一个普通的学校。所以,在选择是否参加音乐艺考之前,一定要问问自己,到底是不是很坚定?

江苏艺考改革新政策

8.其他。相关高职(专科)艺术类专业,由各省(区、市)参照上述要求制订办法。艺术类专业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非艺术类专业。

近些年参加艺考的学生越来越多,很多艺术生都在关心艺考改革的新政策。那么,2018艺考改革有哪些重要变化吗?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2018艺考改革有哪些变化 根据2018年的艺考改革的方案来看,对多数省份艺术类单独组织校考的院校还会减少,但是并不是全面取消。这里所说的艺考校考院校减少,指的是校考院校和校考人数这两个方面逐渐减少。各位艺考生报考的艺术类专业从参加统考和校考变成只参加统考,这一举措是为了减轻艺考生准备校考的负担,并且使统考地位得到提升。 很多艺考生的由于专心于专业课的学习,文化课的基础会薄弱一点,那么艺考生参加联考的压力就会是随之增加,艺考生 填报志愿 和报考名校或名专业的难度就会随之增大,导致艺考生的高考竞争更加激烈。 艺考的形式越来越严峻,虽然艺术类的本科的文化课的分数线都不是很高,但是对于想走的综合录取原则的艺考生这个分数是远远不够的。每一年都要等到录取结果出来之后才知道,原来文化课分数高的艺考生那么多,所以说,艺考生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而且现在考试已经纳入了刑法,与普通高考一样,艺考考场也在严厉打击,艺考将取消高考成绩,以后艺考考场将会越来越严格。 艺术生文化课如何冲刺 1、挖掘潜能 很多艺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都会遇到“想努力又看不到希望”的状态。在这种消极心理的影响下,即使人在捧着书本背单词或记重点,实际上大脑从潜意识里已经在抵触学习。遇到这种情况,同学们应该学会转移注意力,把目光放在自己擅长的科目上,或多想一想自己在近期学习中所获得的进步。容易 悲观的同学,甚至可以做一个“优绩簿”,将以日或周为节点,自己每一学习节点中自己所收获的进步记录下来。每当悲观情绪作祟时,就翻开“优绩簿”,提升自己的自我认同度。 2、改善方法 “想学学不会”,这也是不少同学在备考过程中遇到的麻烦。因为备战专业课,占据了同学们不少时间,在回归文化课复习时,很容易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出现这种问题,很可能是因为同学们的时间管理能力与各学科学习技巧把握不善的缘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时同学们应当先针对每一科目进行方法归纳,再开始学习,并且在复习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自己的情况与特性,改善学习方法。 2018年艺术生高考政策有哪些变化 3、提高能力 不少同学的认知能力与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转换能力都相对较弱。在学习过程中,这样的问题会体现在“无论怎么努力学习都无法提高”。而不同的能力异会体现在不同的科目和问题上。例如,记忆能力不足则英语单词、语文古诗等背诵会出现困难;逻辑思维能力不好则理科容易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考虑解决方法,将更加行之有效。

(3)少数组织校考的高校的艺术类专业,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普通类专业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省级统考成绩合格且达到学校划定的成绩要求基础上,依据考生校考成绩择优录取。

2024年艺术生高考政策

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2024年起,将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人才选拔培养要求,对艺术类专业分三类进行录取,逐步提高文化成绩要求,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

要基本实现基本建立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为主体,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同时,不断提升省级统考的水平和质量,增强考试的区分度,满足不同层次、类型高校选拔需要。

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高校艺术类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艺考2024新政策

继续推进艺考招生改革,鼓励各省级招生增设音乐、舞蹈、表演、播音与主持、书法等科类省级统考;要求适度提高艺术学理论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等有关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鼓励增设音乐、舞蹈、表演等科类省级统考

艺术类专业考试分为省级统考和高校校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根据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省级统考科类设置,优化统考科目和内容,提高省级统考水四、校考或更容易:“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艺术院校和专业优势特别明显的考生来说都是好事,可以进一步彰显自己的特色。“严格控制校考范围和规模”,让不少人理解为校考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了,其实不然,校考更容易了。平和质量。

再次强调,艺术类专业点设立不足四年的高校,凡省级统考涉及的专业,不得组织校考,应直接使用省级统考成绩。省级统考未涵盖的艺术类专业,高校可组织校考。各省级招生应积极创造条件增设音乐、舞蹈、表演、播音与主持、书法等科类省级统考。各省(区、市)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组考、成绩发布等工作原则上应在2023年1月底前完成。

对于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除经批准的部分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外,高校不再组织校考。高校要合理安排校考时间,不得与省级招生的统考时间等安排冲突。录取时,应在本校网站公布高考文化课成绩自划线,自划线原则上不得低于生源省份艺术类同科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

采取提交作品或线上考试等方式的高校,考前要对考生设备条件、应考环境进行全面检查,考中要采取“双机位”“防缩屏”“防编辑”“防对口型”等措施,防范行为。

高校要严格控制校考合格证发放数量,原则上不超过上一年度比例。高校校考合格证按专业发放,每个专业校考合格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该专业上一年度录取人数的4倍。

适度提高艺术学理论类等专业文化课录取分数线

提出,省级招委应因地制宜、分类划定、稳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

其中,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原则上不得低于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在仅保留一个普通本科批次的省份,原则上不得低于合并后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舞蹈学类、表演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

强调,适度提高艺术学理论类、戏剧与影视学类(不含表演)等有关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普通类专业所在批次控制分数线,设计学类专业参照执行。

此外,强调,非艺术类专业不得执行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对于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的艺术教育、服装设计与工程、风景园林、文化产业管理等4个非艺术类本科专业,须编制分省分专业,安排在普通类专业批次录取。

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招生环节选拔

也对部分高校试点建设的高水平艺术团的建设及招生提出要求。

例如,艺术团招生主要招收艺术团首席表演者或对幼功要求高的相关专业项目的艺术团成员,不得招收与艺术团无关的考生;大力加强从在校生中选拔培养艺术团成员,使其逐渐成为高校高水平艺术团的主体。

同时指出,适当提高本校艺术团录取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一般不低于本校在生源省份本科批次最终模拟投档线下20分。

在考试规则方面,强调,严格考生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报考资格审核,严格执行考评人员回避制度和“黑名单”制度,严格落实考生、评委、考场随机编排的“三随机”工作机制。加强特殊类型录取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和专业复测。

此外,明确,严禁开展特殊类型招生的高校、内设学院(系、部等)及教职工组织或参与考前辅导、应试培训或与培训机构勾连牟取不正当利益。严厉打击培训机构涉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工作违规违法行为。

是不是要取消艺考呢

艺术类高考大致分为几类:

1、最近网上疯传2024年取消艺考这一消息,在广大家长种掀起一场巨浪。但其实2024年取消艺考是假的,取消的是艺术特长生的录取,不是取消艺考。

2、2021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规范了艺术类专业的招生政策,包括艺术类考试和高水平艺术团考试,其中明确自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

扩展知识

艺术类高考是指学习艺术类专业并且参加普通高考。艺术类高考区别于普通高考不仅要学习文化课还需要学习艺术专业课,因此艺术类高考要求的文化课分数相对非艺考分数线较低。录取的院校多以艺术类院校为主,也包括211工程院校、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

2015年底,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其他信息: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进一步提高相关考生的专项测试要求和高考文化成绩录取要求,特别要切实提高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运动队和艺术团录取考生的高考文化成绩要求。

2018年12月29日,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对高考艺考进行调整改革。

2021年9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

一、服装表演、模特专业;二、美术专业;三、表演专业;四、音乐专业;五、播音主持、编导专业;六、舞蹈专业;七、书法专业

2023年书法艺考政策

对于已开设有艺术类专业的试点高校,明确,不再单独招收相应专业项目的高水平艺术团考生,美术、书法、播音与主持专业不得纳入艺术团招生范围。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2023年艺术特招书法、美术等专业有新要求!

艺术类本科专业不得设专业方向

艺术类专业点设立不足四年的高校

凡省级统考涉及的专业

不得组织校考

应直接使用省级统考成绩

高校艺术类专业选拔应重视考查

考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

录取控制分数线

原则上不得低于本科第二批次录取

控制分数线的75%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

招生基本要求摘录

▼1.招生专业范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和2021年、202江苏高考政策2023如下:2年公布的《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以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和本科专业“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艺术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统称为艺术类专业。

艺术类本科专业不得设专业方向。对因培养工作需要,确需在招生考试环节加以区分的,有关高校可设立招考方向(专业后加括号注明),如舞蹈表演(民族舞方向)。不得作为招考方向的情况包括:本科专业目录中已有的专业门类、专业类、专业名称;与本专业选拔和培养无合理相关性的方向;改变本专业所在类别属性的方向,如体育运动项目方向;具有管理类专业属性的方向等。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参照艺术类本科专业管理要求统一规范属地高职(专科)层次艺术类专业范围。

2.招生办法。高校艺术类专业选拔应重视考查考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着眼学生长远发展,根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艺术专业考试成绩,综合评价、择优选拔录取。

3.考试办法。艺术类专业考试分为省级统考和高校校考。省级统考已涵盖的专业,高校一般应直接使用统考成绩作为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确有必要进行补充考核的艺术类本科专业,高校可面向省级统考合格生源组织校考,并须将考试工作方案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定。艺术类专业点设立不足四年的高校,凡省级统考涉及的专业,不得组织校考,应直接使用省级统考成绩。省级统考未涵盖的艺术类专业,高校可组织校考。

省级统考由省级招生或联合组织,高校校考由招生院校组织。各省级招生应积极创造条件增设音乐、舞蹈、表演、播音与主持、书法等科类省级统考。联合组织省级统考的省份,可协商合作命题或委托一省命题、分省组织测试、分省采集考试信息、联合阅卷(评价)或委托一省阅卷(评价)。对于本地生源极少的专业(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除外),鼓励采取联合组织省级统考的方式,报相关省级招委同意后向和高校公布。

省级招生应以有关工作规范为指导,结合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合理设置省级统考科类和对应的艺术类专业范围,完善测试方式和评价机制,切实提高统考质量。严格控制合格生源规模和比例,积极探索在合格线上进一步细化分档。统考成绩发布后,省级招生要按要求及时提供各科类考试科目、成绩分布等统计信息,服务不同层次、类别高校选拔工作需要。省级招生不得在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中组织非艺术类专业考试。各省(区、市)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组考、成绩发布等工作原则上应在2023年1月底前完成。

高校应在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中明确告知考生须参加所在地省级统考的科类,并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各省统考子科类划分要求准确报送本年度招生专业子科类对照信息。若高校对省级统考科类所对应的艺术类专业范围持有不同意见,应主动与有关省级招生沟通,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向公布。对于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除经批准的部分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外,高校不再组织校考。高校要合理安排校考时间,不得与省级招生的统考时间等安排冲突。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原则上在学校所在地组织,确有必要在异地设立考点的,须经考点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且校外考点数量最多不得超过5个。高校应加强校内外考点管理,确保校内外考点的组考考核内容一致、标准一致、程序一致、监管一致。采取提交作品或线上考试等方式的高校,考前要对考生设备条件、应考环境进行全面检查,考中要采取“双机位”(分别录制考生和考试场景)、“防缩屏”(防止缩小考试屏幕查看资料)、“防编辑”(防止编辑原始录制视频)、“防对口型”(随机加入对话程序防止播放录音“对口型”)等措施,防范行为。高校要严格控制校考合格证发放数量,原则上不超过上一年度比例。高校校考合格证按专业发放,每个专业校考合格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该专业上一年度录取人数的4倍。

6.部分设置艺术院校招生工作要求。经批准的部分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可继续试点不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面向省级统考合格生源组织专业校考、高校自主划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下简称自划线)。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各省(区、市)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方案,科学制订本校考试工作方案和招生办法,详细、准确告知考生应知须知的内容及工作事项,如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相关要求,不编制分省招生的艺术类专业对各省考生参加专业课省级统考科类、参加校考资格要求、录取规则、专业合格线、自划线划定办法等。录取时,有关高校应在本校网站公布高考文化课成绩自划线,自划线原则上不得低于生源省份艺术类同科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艺术学理论类、戏剧学、戏剧影视文学、电影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及设计学类等专业应进一步提高要求,舞蹈表演、表演(戏曲方向)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

7.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的非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非艺术类专业不得执行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对于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的艺术教育、服装设计与工程、风景园林、文化产业管理等4个非艺术类本科专业,须编制分省分专业,安排在普通类专业批次录取。高校若对考生有艺术专业基础要求,须提前明确告知考生应参加的专业考试科类及录取要求(凡省级统考涵盖的专业,学校不得组织校考),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不得低于本校非艺术类专业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其中允许开展艺术类专业单独考试招生的高校,不得低于生源省份普通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按当地普通专业录取有关政策执行。

2024年艺术生高考政策

2023年艺术生高考新政策如下:

1、进一步扩大省级统考范围,

2、严控校考范围和规模,到底有没有底气与自信?毕竟,艺考这条路是对专业与文化的双实力考察!考学不是儿戏!如果你选择了音乐艺考这条路,披荆斩棘向前冲就对了!

3、推进分类考试 分类录取,

4、文化课成绩逐步提高

5、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不再从招生环节选拔。

一、2024艺考政策变化

1. 优化艺术学科专业布局,对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予以调减或停招。

2.逐步提升文化课成绩,提高艺术生高考录取投档分。

3. 扩大省级统考范围,提升每个省的统考质量; 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

4. 艺术专业分三类录取:

(1)如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不进行艺术专业考试,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2)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2024年起,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高校艺术类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如2022年美术学院的艺术理论类专业已经无艺考要求,纯文化生就可以报考。鼓励校考院校提高文化要求,但校考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对极少数统考或校考专业十分拔尖的学生可破格录取。

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式。2024年起,承认统考成绩的院校,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法律依据:

2025艺考生高考政策

5.投档模式。艺术类专业录取工作安排在各省(区、市)相应普通本科、高职(专科)批次开始前进行。鼓励各省(区、市)积极推进在艺术类专业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增加高校和考生的双向选择机会,提高考生志愿匹配率和满意度,更好地满足高校艺术人才选拔需求。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要根据本省(市)改革实施方案,合理制定高校艺术类专业投档录取办法。

2025艺考生高考政策如下:

二、文化分有所提高: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原则上不得低于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2021年:在未合并普通本科第二、三批次的省份,原则上不得低于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对于已经按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的专业,鼓励相关高校2022年继续采取相同招生办法。

解读:对艺考类别的考生来说,2022年的政策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统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考要求,这意味着考生必须要通过统考才有机会参加校考。二是2022年本科批将由原来的按联考专业成绩录取调整为按综合成绩录取,综合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专业成绩占70%、文化成绩占30%。以往很多学校的艺术类相关专业录取都是学校自主划定文化课录取分数线。

三、新高考之下的“3+1+2”科目选择规则:在新高考模式下,艺术类专业的科目一般都有“选择物理或历史均可”,次选科目一般都不提要求。因此,新高考的选科对艺考生影响不大。但是,许多院校对单科成绩有限制。如大学的专业统考成绩要求绘画≥满分的85%等等。

艺术类高考艺术类高考有哪些专业

各招生院校招收艺术特长生的项目主要包括:音乐、舞蹈、传媒、书画等。通常情况下特长生可以加10~20分。具体情况可以和报考学校沟通。扩展资料;艺术类高考是指学习艺术类专业并且参加普通高考。艺术类高考区别于普通高考不仅要学习文化课还需要学习艺术专业课,艺术类高考要求的。

1、高考的艺术类都包括哪几种2、高考要参加艺术类考试,艺术类都包括哪几种?3、艺术类高考政策高考的艺术类都包括哪几种一、艺术类高考大致分为几类艺术类高考:1、服装表演、模特专业2、美术专业3、表演专业4、音乐专业5、播音主持、编导专业二、艺术类高考艺术类高考:1、艺术类高考是指学习艺术类专业并且参加普通高考。艺术类高考区别于普通高考不仅要学习文化课还需要学习艺术专业课,艺术类高考要求的文化课分数相对较低,而录取的院校多以艺术类院校为主,也包括211工程院校、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2、2015年底,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进一步提高相关考生的专项测试要求和高考文化成绩录取要求,特别要切实提高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运动队和艺术团录取考生的高考文化成绩要求。三、报考条件:1、基本条件: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身体健康、未婚。(现大部分专业不再有年龄限制)报考表演、编剧、作曲、导演、史论专业,年龄不超过30周岁,婚否不限艺术类高考;报考其艺术类高考他专业,年龄不超过25周岁;中等艺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战士经大级部批准、非艺术类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专业的毕业生工作满两年者,经所在单位批准可以报考。2、身体条件报考美术院校(专业)要求考生:身体健康,除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修订)》外,无色盲、色弱。报考音乐、影视类院校(专业)要求考生:年龄在22周岁以下的未婚青年可以报考表演、演奏专业;25周岁以下的未婚青年可以报考其艺术类高考他专业;报考作曲专业的考生。报考播音主持专业,男身高不低于172厘米,女身高不低于160厘米。高考要参加艺术类考试,艺术类都包括哪几种?艺术类高考大致分为几类:一、服装表演、模特专业二、美术专业三、表演专业四、音乐专业五、播音主持、编导专业1.服装表演、模特专业设计师根据自己对自然,生活的感悟从而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款式的服装,选择适合的布料和款式进行裁减和定做,让模特在T形台伴随音乐有节奏的进行表演,从而展示其创造的主题和设计师所传达的理念。模特,最早源于英语“Model”的音译,主要是指担任展示时尚产品、辅助宣传媒体广告、服务大众审美需求、表现摄影艺术理念等等相关工作的职业人士。2.美术专业美术专业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教学和科研,美术评论和编辑、艺术管理和博物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出版等方面的工作。3.表演专业表演专业属于一级艺术学科,表演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和掌握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能够在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和舞蹈等表演中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创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戏剧、戏曲、影视、舞蹈、音乐等方面表演艺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系统教育和从事专业工作所需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4.音乐专业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粗略的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在艺术类型中,音乐具有抽象性,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东方以汉族音乐为首的古论基础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声音阶为主。音乐让人赏心悦目,并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我们通过音乐来抒发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很多情绪得到释放。5.播音主持、编导专业播音专业目标是培养具备广播电视传播、语言文学等能力,能担任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广播电视编导是为适应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而设立的一个比较新的专业。编导涵盖的范围很广,既不同于普通纸媒体的编辑,又不同于电影电视剧的导演工作。扩展资料:1.基本条件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身体健康、未婚。(现大部分专业不再有年龄限制)报考表演、编剧、作曲、导演、史论专业,年龄不超过30周岁,婚否不限;报考其他专业,年龄不超过25周岁。有特殊贡献与才能的公民,经所在单位,报考各专业的年龄可适当放宽、婚否不限。符合上述条件的和集体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经所在单位批准,可以报考。中等艺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战士经大级部批准、非艺术类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专业的毕业生工作满两年者,经所在单位批准可以报考。2.身体条件报考美术院校(专业)要求考生:身体健康,除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修订)》外,无色盲、色弱。报考史论专业的考生。年龄可放宽到30周岁,婚否不限。有特殊贡献与才能的考生,由所在单位并经省招生办公室批准,年龄可适当放宽,婚否不限。报考音乐、影视类院校(专业)要求考生:年龄在22周岁以下的未婚青年可以报考表演、演奏专业;25周岁以下的未婚青年可以报考其他专业;报考作曲专业的考生。报考播音主持专业,男身高不低于172厘米,女身高不低于160厘米(严格按照身高限制)。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艺术类高考

一、统考加强,校考减少:艺术类专业考试分为省级统考和高校校考。省级统考已涵盖的专业,高校一般应直接使用统考成绩作为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对于本地生源极少的专业,鼓励采取联合组织省级统考的方式,报相关省级招委同意后向和高校公布。艺术类专业点设立不足四年的高校,凡省统考涉及的专业,不得组织校考,应直接使用省级统考成绩。

艺术类高考政策


免责声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