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学网

网站首页 首页 > 考试试题 > 正文

高考文科数学必考章节分析_高考数学文科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06-03 09:31 考试试题 来源:

高考全国卷文科数学中有哪些最简单的基础的考点

所以,把两式相加,我们就可以得到cos(a+b)+cos(a-b)=2cosaco

1、课堂:课堂上如何听课,可谓是老生常谈了。如果您是学生,想必您听这话听得,耳朵一定已经起茧了。不过您可以试试准备一个小本。老师每节课会讲很多知识点,并讲解很多例题,小编敢说,并不是每节课老师所讲的东西你都能听懂,都能在课后运用。这时候,小本本就起作用了:将课上老师所讲知识点、例题、习题中,您所模糊,或不懂的东西记录下来,在课后可以看看,每周汇总一次,将还不明白的整理出来,然后在问老师。

高考文科数学必考章节分析_高考数学文科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文科数学必考章节分析_高考数学文科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2、辅导书:辅导书选择一本难度中等,知识点全面的辅导书,一本就够。好好利用这本书,将其中经典例题和基础知识反复训练。辅导书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选择正版的图书。

3、试卷:试卷分为:真题、模拟然后在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题、平时的学校考试。

高2018届文科数学高考考点

①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②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

1/

16

2016

年高考数学(文科)考试大纲、考点分布表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数学科高考注重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

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1、知识要求

对知识的要求分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分别用

A、

B、

C表示)且高一级层次包括低一级层次的要求。

了解(

A)

: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

题中识别、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理解(

B)

: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

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断、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断、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表示、推测、想象、比较、别、判断,初步应用等,

掌握3.解:令 ,(x>0)(

C)

: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应用、解决问题等,

2、能力要求

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1

近五年高考文科数学大题和解析

《考试大纲》是对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3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2007年的高考数学《教学大纲》和2006年高考数学《教学大纲》相比,总体保持稳定,进行了若干修订,但仍然是在平稳中过渡,在变化中进行创新。 一、《大纲》变化解析

高考文科数学大题里,解析几何和导数相比较当然是解析几何比较难了。

3. 反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高中解析几何已经是学习的相当深入,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本来就有点综合学科的意思,题目可以无限难,方法不对甚至无法开始,导致全部分数扣光。

而高中导数是原来高等数学下放下来的,算是微积分的初步知识,从要求上来说就比较初级,掌握基本的公式和解题思路,通常错误也就是计算错误,只要公式没有用错,通常还是能得一些分的。

高中数学必修一各章知识点

必修1复习专题函数之三(函数与反函数)

吴川三中文科数学出版

1.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切记:做题,特别是做大题时, 一定要注意附加条件,如定义域、单位等东西要记得协商

2.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①反解x;②互换x、y;③注明定义域)

在更多时候,反函数的求法只是在选择题中出现,这就为我们这些喜欢偷懒的人提供了大方便。请看这个例题:(2004.全国理)函数的反函数是( )

A.y=x2-2x+2(x<1)B.y=x2-2x+2(x≥1)C.y=x2-2x (x<1)D.y=x2-2x (x≥1)

原函数定义域为 x〉=1,那反函数值域也为y>=1. 排除选项C,D.现在看值域。原函数至于为y>=1,则反函数定义域为x>=1, 为B.

反函数的定义域是原函数的值域,反函数的值域是原函数的定义域,反函数的图像和原函数关于直线=x对称(难怪点(x,y)和点(y,x)关于直线y=x对称

由反函数的性质,可以快速的解出很多比较麻烦的题目,如

(04. 上海春季高考)已知函数,则方程的解__________.1

对于这一类题目,其实方法特别简单,呵呵。已知反函数的y,不就是原函数的x吗?那代进去阿,是不是已经出来了呢?(也可能是告诉你反函数的x值,那方法也一样,呵呵。 自己想想,不懂再问我

一.基本知识的应用

1.函数y=3-x-1(x0)的反函数是 。

2.已知函数y=f(x)的反函数f- -1(x)=,那么f(x)的定义域是 。

3.函数y=ax+b与它的反函数是同一个函数,则a、b必满足条件( )

A a=1,b=0 B a=-1,b=0 C a=1,b=0 D a=1,b=0或a=-1,bR

4.若函数f(x)的图像经过点(0,-1),则函数f(x+4)的反函数必经过( )

A (-1,-4) B (0,-1) C (-4,-1) D (1,-4)

5.已知下列四组函数:

(1)f(x)=lgx2 , g(x)=2lgx; (2)f(x)=x-2, g(x)=

(3)f(x)=logaax(a>0,a1),g(x)=; (4)f(x)=,g(x)=f –1(x)

表示相同函数的序号是 。

二.题型举例

1.求函数f(x)=1-的反函数,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它们的图象。

2.已知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求实数m.

3.若函数f(x)=lgx2(x>0)的值域是[-1,1],求它的反函数的值域。

三.面向高考练习

1.若直线y=ax+1与直线y=-2x+b关于直线y=x对称,则a= ,b= 。

2.若函数f(x)=ax+k的图象经过(1,7),又其反函数f –1(x)的图象经过点(4,0),则f(x)的表达式为 。

3.函数f(x)=ln()(x>0)的反函数= .

4.设函数f(x)是函数g(x)=的反函数,则f(4-x2)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A B C D

5.求函数f(x)=的反函数。

6.已知函数f(x)=,函数y=g(x)的图像与y=f –1(x+1)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求g(11)的值。

7.求函数f(x)=x|x|+2x的反函数。

参考

一.1. y= -log3(x+1) (x0) 解:3 –x=y+1,时,0,所以 ;-x=log3(y+1),x=-log3(y+1).故 所求反函数是y= -log3(x+1) (x0)

2.{x| } 。 解:时,,

3.D 4.A 5.(3)、(4)

二.1.解:y=1-;1-x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公式2=(y-1)2,其中;所以x=

f(x)的反函数是f –1(x)=所以,f(x)的图像是以(0,1)为圆心,1为半径的左下四分之一圆;f –1(x)的图像是以(1,0)为圆心,1为半径的右下的四分之一圆。

2.解:y==

所以f(x)的对称中心是(),又f(x)的对称中心在直线y=x上

所以 ; m= -1. 另解:f(x)的图像过点(5,0),又其关于y=x对称,所以其图像也过点(0,5),因此 ,解得m= -1.经验证,m= -1满足条件。

所以; 故 反函数的值域是

三.1.解:y=ax+1过点(0,1),所以y= -2x+b过点(1,0),即0= -2+b,b= 2.又y=2x+b过点

(0,2),所以y=ax+1过点(2,0),即0= 2a+1,所以

2.f(x)=4x+3 解:f(x)的图像也过点(0,4),因此 ; 所以a=4,k=3

3.(ex+1)2-1 4.C解:g(x)的反函数是g –1(x)= -log2x=f(x),所以f(4-x2)= -log2(4-x2),其单调递增区间是

5.解:,则;4-x2=4y2, x2=4-4y2;x=.

故函数f(x)=的反函数是

6.解:,xy-y=2x+3,(y-2)x=y+3,所以,f –1(x)=

f –1(x+1)=, 令=11,11x-11=x+4,x=即g(11)=.

7.解:y=f(x)= 当※规律总结※x0时,y=x2+2x,(x+1)2=y+1;

故 所求反函数是f –1(x)=

2007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分析总结

④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做严格要求).

2007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

cosasinb=(sin(a+b)-sin(a-b))/2

1.知识要求的变化:将“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改为“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及其相关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内容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即在知识要求中,增加了知识相关背景的认识,要求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应了解知识的背景,如导数概念的某些背景(如瞬时速度,加速度,平滑曲线的切线等),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

【考题】(2006年高考安徽卷)若曲线y=x4的一条切线l与直线x+4y-8=0垂直,则l的方程为( )

a.4x-y-3=0 b.x+4y-5=0

c.4x-y+3=0 d.x+4y+3=0

解析:与直线x+4y-8=0垂直的直线l为4x-y+m=0,即y=x4在某一点的导数为4,而y'=4x3,所以y=x4在(1,1)处导数为4,此点的切线为4x-y-3=0,故选a。

【样题】路灯距地平面8m,一个身高为1.7m的人以1.4m/s的速度匀速地从路灯的正底下沿某直线离开路灯,那么人影长度的变化速率v为( )

解析:如图所示,设路灯e在地面上的射影为a,t秒人走到b点,设bc=x,

则有 ,即 ,解得

数学来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但最终要回归实际,2006年辽宁省高考只有一道概率统计的题目为实际问题,势必今年应有所增加。

2.能力要求的变化:“运算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改为“运算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能力”,改为“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能力以及实施运算和计算的技能”。

运算能力是一种集算理、算法、计算、推理、转化等多种数学思想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能力。高考向来摒弃繁复的运算,淡化特殊技巧。对学生数算能力要求的提高是指在“目标”的指引下合理的而非盲目的,是善于反思和调整的,运算是推理的反映,而非模式化的。

3.考试要求的变化

【文科】(1)三角函数的考试要求中的“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改为“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2)三角函数的考试要求中的“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改为“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3)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a、b)的考试要求中“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改为“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4)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b)的考试要求中的(2)删除了“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概念”。

也就是说文科对三角函数的概念要求有所降低,突显了三角函数的工具性的作用,显现了知识内容向新课程转化的趋势,在平时的学习中,需要注意复习的方向,不要在这一部分刻意地追求难度。对平面的性质的要求,由掌握变为理解,更切合学生实际。

【理科】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a、b)的考试要求中“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改为“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

《考试大纲》解析

主干内容重点考:基础知识全面考,重点知识重点考,淡化特殊技巧。

新增知识加大考:将新增知识与传统知识综合考是趋势。

思想方法更深入:考查与数学知识联系的基本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科学方法。

突出思维能力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知识重组上做文章:注意信息的重组及知识网络的交叉点。

运算能力有所提高:淡化繁琐、强调能力,提倡学生用简洁方法得出结论。

将向量作为工具来解立体几何是趋势。

实践应用能力进一步加强:从实际问题中产生的应用题是真正的应用题。

考查创新学习能力:学生能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要有自己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要点分析

要点一:函数、不等式、导数

创造新情境,运用新形式,考查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函数具有抽象化趋势,即通过函数考查抽象能力;函数、数列、不等式的交汇与融合;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证明不等式。

要点二:数列、极限、数学归纳法

化归为等或等比数列问题解决;借助教学归纳法解决;推出通项公式解决;直接利用递推公式推断数列性质。数学归纳法的考查方式由主体转向局部。

要点三:三角函数、平面向量

要点四:立体几何

由考查论证和计算为重点,转向既考查空间观念,又考查几何论证和计算;由以公式、定理为载体,转向对观察、实验、作、设计等的适当关注;改变设问方式。

要点五:解析几何

运算量减少,对推理和论证的要求提高;考查范围扩大,由求轨迹、讨论曲线本身的性质扩大到考查曲线与点、曲线与直线的关系,与曲线有关的直线的性质;运用曲线与方程的思想方法,研究直线、圆锥曲线之外的其他曲线;根据定义确定曲线的类型;注重用代数的方法证明几何问题,把代数、解析几何、平面几何结合起来;向量、导数与解析几何有机结合。

要点六:概率与统计部分

等可能概率题型、互斥有一个发生的概率题型、相互的概率题型、重复试验概率题型,以上四种与数字特征(期望和方)计算一起构成的综合题。(版面紧张,例题待续)

求教文科数学

要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耐挫折,不自卑的心理品质,对做错的题要反复琢磨,寻找错因,进行更正,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少问题就会茅塞顿开,从而提高自我评判能力。

依本人愚见,数学只是盲目陷于题海战术是不行的,总结是很重要的。每一章知识结束都学要一个总结,对于一系列类型的题目都可以归纳一下解题思路和方法。准备一本错题集,将一些经典的例题记录记录下来,时常复习,加深记忆。(相信这个你也有做吧)

当x<0时,y= -x2+2x,(x-1)2=1-y;

反正个人认为总结比较必要,脑海里要对一个类型的题目要有一个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做题时,放松心情,不要有太多杂乱思想,心情对于解题也是有影响的。

王后雄学案里面知识面是比较全的,但还是需要做历年经典的高考真题作补充。

嗯..暂时就这些吧,预祝你数学成绩有进一步飞跃,高考金榜题名!

以你的基础,高考冲刺130不成问题。

高一高二考试,考点较少,考核较深,是为高考做铺垫的,高考时题型较固定,主要考各知识的综合应用,面广但考核较浅。

文科数学比较简单,你现在就买,《状元之路》比较好,不论是同步学习,还是高考复习,题型都好。我的同事,名校的学生都买这个,你可以看看比较下!(王后雄的那个是人教版比重比较大,你看学什么版本的教材,对比一下)

再就是,做题要结合知识点多思考,多分析总结,对于章节知识点及题型要常梳理复习,题量要多练,但一定要把握个度,一般情况下,学生各学科一本练习题就可以了,加上学校老师布置的就足够了。

,数学只是盲目陷于题海战术是不行的,总结是很重要的。每一章知识结束都学要一个总结,对于一系列类型的题目都可以归纳一下解题思路和方法。准备一本错题集,将一些经典的例题记录记录下来,时常复习,加深记忆。(相信这个你也有做吧)

文科数学不难的!做题认真。文科 数学基本是基础题

使用纠错本

高三文科数学有哪些内容?

1、认识高中数学的特点

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初中数学在教材表达上采用形象通俗的语言,研究对象多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和形象思维,而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

2、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

在开始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胜不骄,败不馁,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愈挫愈勇,千万不能让问题堆积,形成恶性循环,而是要在老师的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提高自我调控的“适教”能力

一般来说,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因自身对教学过程的不同理解和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个性倾向、职业经历等原因,在教学方式、方法、策略的采用上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形成自己独特的、一贯的教学风格或特点。作为一名学生,让老师去适应自己显然不现实,我们应该根据教师的特点,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优化学习策略,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使自己的学法逐步适应老师的教法,从而使自己学得好、学得快。

4、要将“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自己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下,靠自己主动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经常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不能跟着老师的惯性运转,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和方法。

5、要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要有足够的学习信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6、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而“生疑”,“带疑”听课而“感疑”,通过老师的点拨、讲解而“悟疑”、“解疑”,从而提高课堂听课效果。预习也叫课前自学,预习的越充分,听课效果就越好;听课效果越好,就能更好地预习下节内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7、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数学题是由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构成的,拿到题目要“宁

停三分”,“不抢一秒”,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基础上,译字逐句仔细审题,细心推敲,切忌题意不清,仓促上阵,审数学题有时须对题意逐句“翻译”,隐含条件转化为明显条件;有时需联系题设与结论,前后呼应挖掘构建题设与目标的桥梁,寻找突破点,从而形成解题思路。

8、要养成良好的演算、验算习惯,提高运算能力

学习数学离不开运算,初中老师往往一步一步在黑板上演算,因时间有限,运算量大,高中老师常把计算留给学生,这就要同学们多动脑,勤动手,不仅能笔算,而且也能口算和心算,对复杂运算,要有耐心,掌握算理,注重简便方法。

9、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是一门逻辑性强、思维严谨的学科。而训练并规范解题习惯是提高用文字、符号和图形三种数学语言表达的有效途径,而数学语言又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要逐步夯实基础,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10、要养成解后反思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完题目之后,要养成不失时机地回顾下述问题: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使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这样,通过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就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果忽视了对它的挖掘,解题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因此,在解题后,要经常总结题目及解法的规律,只有勤反思,才能“站得高山,看得远,驾驭全局”,才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11、要养成纠错订正的习惯,提高自我评判能力

12、要养成善于交流的习惯,提高表达能力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一些典型问题,同学们应善于合作,各抒己见,互相讨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可主动与老师交流,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老师的点拨中,他的思想方对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只有不断交流,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高表达能力。如果固步自封,就会钻牛角尖,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13、要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提高创新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进行思考,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善于从多侧面、多方位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因为只有思索才能生疑解疑,透彻明悟。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无问题状态,就说明他思考不够,学业也就提高不了。

14、要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

每学完一节一章后,要按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这也是再认识的过程,对进一步深化知识积累资料,灵活应用知识,提高概括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5、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提高理解力

为了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老师补充内容和方法很多,如果不做笔记,一旦遗忘,无从复习巩固,何况在做笔记和整理过程中,自己参与教学活动,加强了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理解力。

16、要养成写数学学习心得的习惯,提高探究能力

写数学学习心得,就是记载参与数学活动的思考、认识和经验教训,领悟数学的思维结果。把所见、所思、所悟表达出来,能促使自己数学经验、数学意识的形成,以及对数学概念、知识结构、方法原理进行系统分类、概括、推广和延伸,从而使自己对数学的理解从低水平上升到高水平,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总之,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高三文科复习 ::

复习的应该总体上跟着老师的步骤走,在此同时自己制定并执行。如果自己有特殊情况再加以调整。我是文科,基本上的复习是分成三轮。

轮:全面撒网式的复习。

把高中课本按顺序过一遍(语文除外)。该背的东西在这一轮复习要基本搞定,数学要把不同的章节中的基础知识巩固一遍,能把内容跨度较小的题目基本解决(如果你的要求比较高的话),英语要把高一到高三的知识点重过一遍,这个过程应该有一套比较好的题量比较大的资料。文综跟着老师的复习过程走就可以,重点还是要把基础知识巩固背熟。语文要多注意积累,字音、和化积公式字形等方面需要注意,该背的古文等要背熟。这一时期大概从高二暑假到高三上学期结束(不同的地方在具体时间安排上可能不同),文科生应该把更多的重点放在语数外上。

第二轮:专题性质的复习。

这一阶段在跟着老师的步骤走之外,自己再找一些适合自己的专题性质的资料。语文除了前面的基础知识之外,要对阅读题和作文加以适当注意。具体方法是多做一些试卷。可以是历年的考题综合,也可以是的高考快递题目等。数学要集中力量解决后面的综合型题目和一些难题,对于要运用的原理不要有疏漏。英语应该保持大量做题,碰到新的题目要注意总结,要注意听力和阅读。文综应该市场上有很多专题复习的资料,可以选择一些。比如说需要看一些时事材料,可以对这些材料中可能牵涉的问题加以总结。历史可以分成、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加以复习。地理主要是把书上易考的重点当专题来复习,还要注意三科结合的题目。这一段时间大概要到高考前一两个月,重点是多做题,多总结。要适当加强对文综科目的重视。

第三轮:冲刺阶段。

主要是做综合试卷和模拟题。虽然不一定在高考中能碰到,但做一些综合试卷是对高考的一种模拟。无论从内容还是心理上。记住做完卷子之后要注意归纳自己做这套卷子的收获。在做卷子之余可以把以前背过的文综基础知识翻一翻,熟悉熟悉。

当然在高考前的调整也是必不可少的。到那个阶段可以采取以看历年高考真题为主的复习方式,多思考思考。

2021高考数学文科真题及完整解析版(全国甲卷)

结合实际,利用少许的三角变换(尤其是余弦的倍角公式和特殊情形下公式的应用),考查三角函数性质的命题;考查三角函数性质及图像;以三角形为载体,考查三角变换能力,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灵活运用能力;与向量结合,考查平面向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及基本运算技能,考查灵活运用知识能力。

全国卷的数学试卷都分为文科和理科两个版本,文科的试卷难度一般会比理科稍微低一些,我就在本文为大家带来2021高考数学文科真题及完整解析版,供2021年考生参考。

一、2021高考数学文科真题及完整解析版

试题如下

参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

二、志愿填报参考文章

双大学a类与b类的区别?附双a类b类大学名单(2021参考)

分出来多少个大学?比清华多少?

最吃香的三个师范专业?女孩学什么师范类专业好?

求高考文科数学大题的几个板块。

=4cos^3(α)-3cosα

福建的

cosα ·secα=1

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圆锥曲线,概率,数列,导数

共六大题

一题一般是导数或圆锥曲线

楼上回答的是正确的,不用采纳其他的了


免责声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