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学网

网站首页 首页 > 专业解读 > 正文

米尔格拉姆实验_米尔格拉姆实验优缺点

2024-06-03 09:26 专业解读 来源:

米尔格拉姆的研究表明服从主要受到了人格因素的影响

米尔格拉姆的研究表明服从主要受到了人格因素的影响,根据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1965,1974),得出了以下几个因素 :

米尔格拉姆实验_米尔格拉姆实验优缺点米尔格拉姆实验_米尔格拉姆实验优缺点


1、受害者的情感距离

米尔格拉姆的被试在无法看到“学习者”(学习者也无法看到他们)的情况下,其行动表现出来的同情少。

2、权威的接近性和合法性

研究者的亲自在场也会影响服从。当米尔格拉姆通过电话下达命令时,整个服从比例下降到了21%(虽然许多人撒谎并且说自己正在服从)。其他研究也证实,要求命令的发出者在空间距离上的接近性会增加服从率。

另外,权威必须被认为是合法的。

3、权威的机构性

在米尔格拉姆实验后的访谈中,参与者说,如果不是耶鲁大学的名声,他们坚决不会服从。

4、群体影响的释放效应从众积极的一面。

如当面对不公正的教师,完全有理由指责他时,我们会犹豫。后来同学们接二连三地纷纷指出不公平的事实后,我们也会跟着他们一指责起来。这就是释放效应。

什么是米尔格拉姆实验?由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联想到的权力,服从,与ssc原则

在偶然间看到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在实验中的一些关于权力,服从,人性之前的关联让人不由得思考正如圈子里面的服从,权力,以及产生的后果!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绕,但是看完整篇文章我希望你能从中读懂什么!

什么是米尔格拉姆实验? 米尔格拉姆实验(MilgramExperiment)是上世纪60年代以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Milgram)的名字命名的一系列的实验,1963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希望验证人类对权威的服从性究竟有多高。

这个实验有趣的地方是实验设计,因为这个实验的单盲设计了两层壳,米尔格拉姆教授一共招募到了40位志愿者做被试。被试会被带到耶鲁大学的实验室,遇到另外一位被试,以及一位实验管理人员。

抽签的过程,就由这两名被试参加,用来确定角色: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两个签都是写的老师,所以,真正的被试自然会认为,另外一个被试是学生。然而其实,那个被试是实验人员扮演的。

学生会被关在一个屋子里,绑在椅子上,手腕处贴有一个电极,用来实施电击。

老师和实验管理人员去往另外一间屋子,两个房间视觉完全隔离,听觉通过麦克风和音箱实现双向互通。老师角色的任务只有两个,第一是读词,每次读若干单词的组合;第二个任务是,学生被要求重复老师读过的词汇,如果读错的话,老师要按面前的30个开关。这30个开关依次代表着15伏特、30伏特、45伏特,一直到450伏特结束。

每当学生读错一次,老师就被要求用更高一级的开关实施电击。学生的错误越来越多,所遭受的电击就会越来越厉害,哀嚎声和求饶声也就越来凄厉,实验过程中,很多老师都表现出了生理的不适,并询问实验管理人员是否继续,得到的答案一律是,请继续。

终的数据是,300伏特以前,没有人停止实验,终有26个被试,完成了450伏特的电击,远远超过实验之前其他心理学家所预测的3%。这个数据,非常说明问题。

当然,后我会告诉你,正如米尔格拉姆告诉大家的那样,并没有真正的电击存在,只是扮演学生的实验人员故意读错词,然后表演被电击的惨烈反应,而真正的被试不知道而已。那么,我们人类的自我意志究竟有多么强大,才能突破规则或命令的要求,遵守自己的内心来做出自我的选择呢?

其实在做这个宝验之前。米尔格拉姆专门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对耶鲁大学的一些老师和学生进行一个调查。说我们打算做这样一个实验,你认为有多少人会对学生进行电击?而且会按下后一个450v电压的按钮盘?没有一个人认为有人会按下后一个按钮。但事实上有三分之三的人都按下后一个按钮。那么米尔格拉姆把这个实验结果在业内公开了之后。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很多心理学家、学家都无法接受这个结果。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他肯定不会去按下后一个按钮。但是这些局外人都是站在不同的视角观看这个实验,米尔格拉姆认为,人类的内心深处深藏着一种对于权威、权力服从的心理。你会不自觉地服从权威服从命令。

米尔格拉姆实验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米尔格拉姆实验是历史上非常的揭露人性的实验。这个实验展现了在人的行为准则之中,服从外界权威指令的优先级,要高于自己的道德判断。也就是只要你认可了权威,即使权威者让你做违背道德的事情,人也会选择服从。

从米尔格拉姆实验中我们可以读懂什么?

在米尔格拉姆实验中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服从外界权威指令的优先级,要高于自己的道德判断。也就是只要你认可了权威,即使权威者让你做违背道德的事情,人也会选择服从。不管是米尔格拉姆实验中的结果还是过程我们可以结合圈子来进行一些思考。

米尔格拉姆实验中的扮演者我们把理解为圈子的角色扮演亦或者角色代入,以我们圈子的dom/s和sub/m为例,众所周知sub/m代表的是顺从者,dom/s代表是主导者,那么在米尔格拉姆实验中我是否可以理解为,老师是dom/s而学生是sub/m呢?显然这个理解是不对的!真正的角色代入应该是dom/s是实验管理员,sub/m是老师,而学生我们可以把理解为抽象的事物,比如可以是一种结果或者是一个事物。

那么现在定义好了各自的角色后,我们来试想一下不管是D/S关系还是5M关系中主导者(dom/s)与顺从者(sub/m)是否与米尔格拉姆实验存在一些关联呢?在米尔格拉姆实验中看似操作一切的老师反而是顺从者(sub/m),因为他是在接受实验管理员的指令,而这个实验管理员是不是像一个下达任务和命令的(dom/s),在该实验中老师角色(顺从者)在明知可能对学生造成一些伤害的部分实验者为什么没有终止?这种权力的服从指令下学生(后果)为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好了再我们思考以上两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再将自己的视线拉回到圈子,在圈内关于服从/命令,之前圈子流程很广的主人命令我考上清华的梗。这个梗大部分是笑料而还有一部分则是权力赋予下的服从与指令,并且相当于这个诙谐幽默的梗,但多数的服从与指令则是非理智,非安全,非知情同意的,比如强迫接受不喜欢的事物,比如对自己或他人造成危害等等。

所以当我们将米尔格拉姆实验与圈子的特质结合起来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再次的重复ssc原则,以及我们是否可以从米尔格拉姆实验理解和包容圈子的服从关系?

由米尔格拉姆实验中权力/服从联想到ssc原则到底有多重要?

这里我们再次重复一下ssc原则,再以往的文章中我们也提到过《RACK原则与PRICK原则是什么意思?与SSC原则的区别是什么?》

SSC原则即安全(safe)、理智(sane)、知情同意(consensual),目前其已成为现代字母圈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原则。

安全-

顾名思义,要做到身体安全,行为安全,心理安全。由于在游戏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故出现了安全词安全手势等一系列安全措施。

理智-

头脑,思维理智,情绪理智。理智一词对S/dom的要求很高,在游戏过程中保持理智其实很难,运用合适的控制,合适的方式,合适的手段,都要前提保证拥有一定理智,这也是区分优劣S/dom的一项重要指标

知情同意-

所有活动应当在所有参与成员完全知情同意其内容下进行,知情,指知道利弊、知道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意,指在理智、知情且双方平等的基础上,没有利益诱导、没有惩罚威胁的情况下依旧选择同意。任何玩家在任何时候都有权撤销或修改活动。

总结:当我们读完米尔格拉姆实验以及将圈子和米尔格拉姆实验的角色进行一个代入后(老师:sub/m,实验管理:dom/s,学生:产生的后果)我们再结合SSC原则来思考,如果米尔格拉姆实验再开始之前遵守SSC原则那么他的结果是不是会出现变量?答案是肯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圈子里面一再重复SSC原则的重要性。如果没有SSC原则的存在那么所有的圈内实践的结果都是米尔格拉姆实验的结果,甚至是超出米尔格拉姆实验,因为米尔格拉姆实验的参与者是正常的大众行为,而圈内实践是赋予了主导者顺从者角色的行为!

文末:正如一句谚语所说,权力是危险的,危险是性感的,而理性,是驾驭它们的方式。所以我们从米尔格拉姆实验中或许能得出权力与服从,更应该得出的是由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联想到的权力,服从,与ssc原则

讨论米尔格拉姆关于服从的研究发现。哪些因素增加服从水平?你相信这个研究符合伦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米尔格拉姆关于服从的研究发现,当实验中另有其他人充当被试(其实是主试的同盟者)实施电击时,被试的服从水平增加了;被试与受害者之间的距离越近,被试的服从水平越高;主试与被试的距离越近,被试的服从水平越高。

(2)我认为这个研究是符合伦理的。伦理道德问题是科学研究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多种学科的研究中都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对于米尔格拉姆关于服从的研究中的“欺瞒”行为,只不过是一种实验技术或实验手段而已,实验本身并无恶意,况且事后也已向被试说明情况,不会对被试造成重大的身心损伤。在米尔格拉姆之后进行的一系列对实验可能对被试造成潜在的身心损伤的评估中,未显示出被试的身心受到损伤。

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证明了什么的存在

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证明了人们对权力有一种过度服从的存在。

实验背景:

参与者年龄从20岁至50岁不等,包含各种教育背景,从小学毕业至博士学位都有。实验地址在耶鲁大学的老旧校区中的一间地下室。

实验目的:

为了测试受测者,在遭遇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少。

实验所引起主要的评论不在于实验方法的伦理争议,而在于实验所代表的意义。一位在1961年的耶鲁大学参与者在Jewish Currents杂志上写道,当他在担任“老师”的中途想要停止时,便是怀疑到“整个实验可能只是设计好,为了测试寻常美国民众会不会遵从命令违背道德良心—如同德国人在时期一样”而这便是实验的初衷之一。

米尔格伦在他《服从的危险》一书中便称:“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便是,我们在实验室里所制造的使人服从权力的环境,与我们所痛责的时代之间有怎么样的关联。”

那就是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在心理学专业里,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和津巴多的“斯坦福实验”是引用多的两个实验,也是为大众所知的研究,同时也是引起争论多的两个。

地球上任意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不超过六个人

六度关系理论认为:地球上任意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不超过六个人。

六度关系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于1967年提出。通俗地说,你和世界上任何人之间所间隔的关系不会超过六度,也就是说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六度关系理论在社交传播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它不是经过严格证明的定理,只是一次实验的发现。

它表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任何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某种方式,总能产生一定的联系或关系。

扩展资料:

六度关系理论的特点

1、需要满足一定的理想条件

理论中的“六度”确实符合许多研究的结果,但普遍的计算方法之所以能得到期望值6,是因为研究者在列式前已经自行建立了一些设定。

对于多数人而言,这样理想的传播过程在现实复杂的环境影响和限制等干扰因素下是难以实现的。

2、对激活弱纽带有较大作用

六度理论认为每对陌生人间都可以建立关系,强调的是联系的通达性,所以它在类似求职、咨询等经营弱关系的应用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不过,在理想的状态下,弱关系链只能将你和目标连接起来。如果你想要与目标建立较紧密的关系,关键还是要看性格、阶级等个人因素。

参考资料:

有一个数学领域的猜想,名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中文翻译有以下几种: 六度分割理论、六度空间理论以及小世界理论等。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就是六度空间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

网络其实并不高深,它的理论基础正是“六度分隔”。而性软件则是建立在真实的网络上的增值性软件和服务。有这么一个故事,几年前一家德国报纸接受了一项挑战,要帮法兰克福的一位土耳其烤肉店老板,找到他和他喜欢的影星马龙·白兰度的关联。结果经过几个月,报社的员工发现,这两个人只经过不超过六个人的私交,就建立了人脉关系。原来烤肉店老板是伊拉克,有个朋友住在加州,刚好这个朋友的同事,是电影《这个男人有点色》的制作人的女儿在女生联谊会的结拜姐妹的男朋友,而马龙·白兰度主演了这部片子。

20世纪60年代,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Stanley Milgram)就设计了一个连锁信件实验。他将一套连锁信件随机发送给居住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160个人,信中放了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信中要求每个收信人将这套信寄给自己认为是比较接近那个股票经纪人的朋友。朋友收信后照此办理。终,大部分信在经过五、六个步骤后都抵达了该股票经纪人。六度空间的概念由此而来。

这个连锁实验,体现了一个似乎很普遍的客观规律:化的现代人类成员之间,都可能通过“六度空间” 而联系起来,没有联系的A与B是不存在的。这是一个更典型、深刻而且普遍的自然现象。那么,怎样用数学理论揭示 “六度分割现象”?这是现代数学领域又一个重大的数学猜想。

这有点儿像地图的邻接色问题,只不过邻接色问题是通过数学方法可以精确证明的(即多只需要使用4种颜色即可),而6度分割理论我个人估计只能通过不完全归纳来形成假设了吧,的模型还是比二维地图模型要复杂莫测得多啦!

六度分隔的现象,并不是说任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都必须要通过六个层次才会产生联系,而是表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任何两位素不相识的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显然,随着和联系能力的不同,实现个人期望的机遇将产生明显的区别。

看来六度分隔理论很有意思,找一些资料来看看学习,运用起来真的会很有效的。

不管理论如何深奥,“六度分隔”和互联网的亲密结合,已经开始显露出商业价值。人们在近几年越来越关注网络的研究,很多网络软件也开始支持人们建立更加互信和紧密的关联,这些软件被统称为“性软件” (Social Software)。例如Blog就是一种性软件,因为Blog写作所需要的个性和延续性,已使Blogger圈这种典型的物以类聚的生态形式,越来越象真实生活中的人际圈。据致力于研究软件的毛向辉介绍,国外现在更流行的是一种快速交友,或者商业联系的工具,例如 LinkedIN。人们可以更容易在全球找到和自己有共同志趣的人、更容易发现商业机会、更容易达到不同族群之间的理解和交流,等等。

性软件的定义很多,而且还都在不断的发展演变过程之中。它的核心思想其实是一种聚合产生的效应。人、、商业都有无数种排列组合的方式,如果没有信息手段聚合在一起,就很容易损耗掉。WWW成功地将文本、图形聚合在一起,使互联网真正走向应用;即时通讯又将人聚合在一起,产生了ICQ这样的工具。然而这还是虚拟的,虚拟虽然是网络世界的一种优势,但是和商业所要求的实名、信用隔着一条鸿沟。通过熟人之间,通过“六度分隔”产生的聚合,将产生一个可信任的网络,这其中的商业潜能的确是无可估量的。

聚合作为研究的对象也具有实际价值。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算法,能够识别一篇文章中某些文字的“突发”增长,而这些“突发”增长的文字可以用来快速识别新的趋势和热点问题,因此能够更有效地筛选重要信息。过去很多搜索技术都采用了简单计算文字 /词组出现频率的方法,却忽略了文字使用增加的速率。如果这种方法应用到广告商,就可以快速找到潜在的需求风尚。

、网络、地域、商业、Blog,这些词汇你也许都听麻木了。然而一旦那些预见先机的人找到聚合它们的商业价值,被改变的绝不仅仅是网络世界。

六度虽然是个学的理论,但是实际上它更像一个数学理论,很多人说六度和四色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我看来,六度理论很好的阐述了在一个网状结构(我们的人类)下,不同节点之间的联系和连接关系,然而它并不完整,并不足以指导我们的实践。

(1)关系的强弱——权值问题

首先六度肯定了人与人之间的普遍联系,但是没有对这种联系作定量分析。我们一生可能会认识千百人,他们有的对我极其重要,有的对我无足轻重,我们联系的建立的原因和方法也是千万别,有父母亲属这类生而固有的联系,也有因为地理位置接近发展出来的,如邻里关系,还有因为共同学习生活而发展出来的同学、同事关系。六度理论中只把他们统统归结于联系,没有强弱之分。在网状结构里面,人与人的关系,需要加权处理,在这里,六度是残缺的。

(2)到达和建立联系的区别——目的和结果问题

20世纪60年代,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Stanley Milgram)就设计了一个连锁信件实验。他将一套连锁信件随机发送给居住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160个人,信中放了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信中要求每个收信人将这套信寄给自己认为是比较接近那个股票经纪人的朋友。朋友收信后照此办理。终,大部分信在经过五、六个步骤后都抵达了该股票经纪人。六度分割(也叫“六度空间”)的概念由此而来。这个故事很多六度的爱好者都知道,并奉为圣经。但是我请大家注意这个故事和我们现在流行的SNS网站的理念的重要查别。在这个故事里面,信到达了波士顿股票经纪人手里面没错,但是请注意整个过程中,每个人的朋友关系都没有发生改变。对,这点很重要,这个故事里面传递的信息,而我们现在看到的SNS网站希望在用户之间传递的是什么呢?是是朋友关系。

说到这里想提一下前面提到的火炬的买车票的实验,在那个实验里面,传递的实际上也是信息,而不是朋友关系。

(3)传递的成本和激励——阻尼问题

在Stanley Milgram的实验和火炬的实验里面,都没有任何的花费,或者说看起来成本为0。但是是不是真的成本为0呢?每个人传递一下信件花费极低,改下msn名字更是没有成本,然而那些人肯这么做,其实是看着朋友的面子上,所以这里花费的成本实际是什么呢?是人说的人情债,所谓的关系成本。没有人喜欢一个整天都要人帮忙这帮忙那的人,人情债和金钱债一样,背了就一定要还,这就是传递中的成本问题。火炬的火车实验后,我们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急需车票,可以请朋友们改他们的名字,但是我们能不能天天都用这种方法来找人帮忙呢?今天买车票,明天票,也许一次两次可以,次数多了,朋友们肯定会觉得厌烦,甚至放弃你这个朋友。

Gmail的邀请方式直至今日仍被很多人称颂,刚刚出现的时候,一个邀请甚至可以卖到60美金。很多人惊呼这是伟大的营销。然而,到了今天,很多人的邀请已经变得无法送出去。为什么呢?因为一开始的时候Gmail是稀缺物品,所以价值高昂,加上Gmail带有Google的强势品牌和高度用户认同感,所以就更加被追捧,拥有Gmail成了荣誉的象征。这是这种荣誉成为了Gmail邀请在六度网络中疯狂传播的激励。然而随着Gmail的高度普及,这种荣誉感逐步下降,终降低了激励,从来使传播陷入了停滞状态。

阻尼是好还是坏?没有阻尼我们可以给任何人发送信息,每个SNS网站都在宣扬你只需要六度就可以认识可以认识盖茨,但是有几个人真的去认识他们了?是因为他们不值得认识么?不是,是因为联系虽然看起来只有六度,然而每度的阻尼都有可能都是无法跨越的。但是你不要悲观,如果没有阻尼也许你会更加不爽!LLF算过“举例来说吧。假设每个人有30个朋友,信息经过六度是30的6次方 =729000000,数量足够到达一个能够覆盖所有可能的人的级别。”,如果六度的连接没有任何的阻尼,估计我们每天收到的来自六度好友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就会让我们的脑袋爆炸。

在我们的生活里面,一个身份越高的人,越有名的人他就会有越多的好友,于是他也就越不想随便拓展自己的关系圈子,因为他们往往不胜其扰。前些日子的600演艺名人泄露事件就是一个例子,本来我们作为一分子都和这600名人有着六度的联系,然而某天因为他们的被公开,他们和我们的联系立刻被扁平化变成了一度。一瞬间,阻尼消失了,你可以随便打电话给那英、田震了,你不是想跟冯小刚聊电影么?你现在可以打电话了。但是,我们只能说结果这成了一场灾难,很多名人诉苦,说很多人打电话到他们的家里,说了句“你是XXX么?我很喜欢你!”然后就挂了电话。很多人不堪其扰停了机,甚至换了号。

这场灾难对我们这些局外人来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很有趣的一点在于此,一旦这些名人和大众的关系扁平化后(六度变成一度),他们对大众的价值也开始流失,大众们只能打电话过去,问一声,然后炫耀自己给明星打过电话,仅此而已。这个巨大的扁平化工程并没有扩展追星族们的朋友圈子,他们仍旧离那些明星很远……

(4)朋友的朋友是朋友的假设——关系的方向和传递问题

SNS网站说的一句话也许就是“朋友的朋友是朋友”,然而那天我跟LLF在Msn聊天的时候就说过这个问题,我认识的某A的朋友某B是我非常反感的一个家伙,而且我的朋友里面还有个人某C对那个家伙某B更加痛恨。所以在现在的SNS服务里面我是不敢把某A和某C同时引入的,因为他们同时引入后,很可能的结果是某B和某C建立联系后,开始吵架。

六度分割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了“六度分割”(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的理论。简单来说,“六度分割”就是在这个里,任何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多需要六个人(包括这两个人在内),无论这两个人是否认识,生活在地球上任何偏僻的地方,他们之间只有六度分割。

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3-1984)想要描绘一个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连系网。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结果发现了“六度分隔”现象。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六度分隔”说明了中普遍存在的“弱纽带”,但是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有很多人在找工作时会体会到这种弱纽带的效果。 通过弱纽带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相近”。

数学解释:若每个人平均认识260人,其六度就是260↑6 =1,188,137,600,000。消除一些节点重复,那也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人口若干多多倍。

有一个数学领域的猜想,名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中文翻译包括以下几种: 六度分隔理论、六度空间理论以及小世界理论等。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六度分隔的现象,并不是说任何人与人之间的都必须要通过六个层次才会产生,而是表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任何两位素不相识的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总能够产生必然或关系。显然,随着和能力的不同,实现个人期望的机遇将产生明显的区别。

没有那么玄奥

其实 每个人的人际关系大约有100人 那么理论上两个人就能联系到100x100=10000人

六个人就有1万亿人(100^6)了 而地球也不过几十亿人而已所以成立


免责声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